时间: 2025-05-06 02:2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9:16
原文展示:
夜会李太守宅 于鹄 〔唐代〕
郡斋常夜扫,不卧独吟诗。 把烛近幽客,升堂戴接。 微风吹冻叶,余雪落寒枝。 明日逢山伴,须令隐者知。
白话文翻译:
在郡斋中,常常在夜晚打扫,不躺下而是独自吟诗。 拿着烛火靠近幽静的客人,升入厅堂戴上接。 微风吹动冻结的叶子,剩余的雪落在寒冷的枝条上。 明天遇到山中的同伴,必须让隐居的人知道。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此诗可能是在郡守家中夜会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的孤独吟咏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作者在郡守家中夜会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自然景物的冷寂,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冬夜的静谧景象,通过“微风吹冻叶,余雪落寒枝”等句,传达出寒冷而清新的氛围。诗中的“不卧独吟诗”和“须令隐者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和自然景物的冷寂,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不卧独吟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特点? A. 勤奋 B. 孤独 C. 懒惰 D. 热闹
“微风吹冻叶,余雪落寒枝”中的“冻叶”和“寒枝”比喻了什么? A. 温暖的自然景物 B. 寒冷的自然景物 C. 美丽的自然景物 D. 热闹的自然景物
诗中的“须令隐者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隐居生活 B. 热闹生活 C. 勤奋生活 D. 懒惰生活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