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5:39
原文展示:
赠李太守 于鹄 〔唐代〕 几年为郡守,家似布衣贫。 沽酒迎幽客,无金与近臣。 捣茶书院静,讲易药堂春。 归阙功成后,随车有野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多年来担任郡守,家中却像布衣一样贫穷。买酒款待隐居的客人,没有金银送给朝中的近臣。在安静的书院里捣茶,在春天的药堂里讲解易经。功成归朝后,随行的还有乡野之人。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担任郡守期间,表达自己清廉自守,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担任郡守期间,面对官场的腐败和权贵的贪婪,表达自己坚守清廉,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郡守的清贫生活和官场的腐败,展现了作者坚守清廉的品格。诗中“家似布衣贫”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虽为郡守,但生活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沽酒迎幽客,无金与近臣”进一步强调了作者不与权贵交往,保持独立的人格。后两句“捣茶书院静,讲易药堂春”则描绘了作者宁静的学术生活,体现了其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归阙功成后,随车有野人”表明作者在功成之后,依然保持与乡野之人的联系,不脱离群众。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和对清廉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坚守清廉,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品格,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清贫。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于鹄的《赠李太守》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风光,而于鹄的诗则更多地强调了清廉的品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