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安老亭诗》

时间: 2025-04-22 18:39:53

诗句

桥下幽亭近水寒,倩谁□字在楣端。

市廛得此尤堪隐,老者於今只自安。

饭後徐行扶竹杖,倦来稳坐倚蒲团。

眼明能展锺王帖,绝胜前人映雪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8:39:53

原文展示

安老亭诗
作者:苏轼

桥下幽亭近水寒,
倩谁字在楣端。
市廛得此尤堪隐,
老者於今只自安。
饭後徐行扶竹杖,
倦来稳坐倚蒲团。
眼明能展锺王帖,
绝胜前人映雪看。

白话文翻译

在桥下的幽静亭子旁,清水流淌,显得格外寒冷;这亭子上悬挂的字,谁来题写呢?在市镇中能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更是难得,老者如今只求安宁。饭后我缓步行走,手扶着竹杖,感到疲倦时便稳稳地坐在蒲团上。眼睛明亮时可以展开钟王帖,那是胜过前人映雪观帖的美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请,邀请。
  • 楣端:亭子的横梁上。
  • 市廛:市集,商铺。
  • 老者:年长者,年纪大的人。
  • 蒲团:一种用蒲草编制的坐垫。
  • 锺王帖:指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典故解析

  • 映雪看帖: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中提到在雪地中写字的情景,暗指书法艺术的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蕴含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安老亭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他仕途坎坷、流亡生涯之际。在这样的境遇下,苏轼更加强调内心的安宁与对生活的淡泊。他借助安老亭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安老亭诗》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生活情趣的诗作,展现了苏轼对老年生活的独特理解。诗中描绘了一幅悠闲宁静的生活场景,桥下的幽亭、流淌的清水,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通过对亭子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的前两句,诗人设问亭子上的字是谁所题写,显示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此处的“倩”字,带有一种轻松的调侃与自嘲,仿佛在说生活中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太严肃对待。

接着,诗人提到老者只求安宁,充分反映出他对老年生活的理解与态度。在繁华的市集旁,能找到一个静谧的角落,正是对内心世界的渴望。

后面几句描绘了老者饭后散步,扶着竹杖,疲倦时坐在蒲团上,生动地表现了老年人悠闲的生活状态,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洒脱。最后提到的“锺王帖”,则体现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他在艺术创作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字句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功底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桥下幽亭近水寒:桥下的小亭子,临近寒冷的水面,描绘了一种幽静清凉的环境。
  2. 倩谁字在楣端:亭子上悬挂的字,邀请谁来题写,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3. 市廛得此尤堪隐:在市集旁能找到这样一个隐蔽的地方,表达对安静生活的追求。
  4. 老者於今只自安:年长者只求安宁,表明诗人对老年生活的理解。
  5. 饭後徐行扶竹杖:饭后慢慢走,手扶竹杖,展现了老年人的悠闲状态。
  6. 倦来稳坐倚蒲团:感到疲倦时,稳稳地坐在蒲团上,进一步描绘生活的惬意。
  7. 眼明能展锺王帖:眼睛明亮时可以展开钟王帖,体现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8. 绝胜前人映雪看:这样的景致胜过古人映雪观帖,表达诗人对艺术与生活的独特理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饭後徐行扶竹杖,倦来稳坐倚蒲团”,对称工整,表现出诗人生活的条理与宁静。
  • 比喻:将老人的状态与安静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对老年生活的理解,以及在艺术与自然中寻找内心安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亭:象征宁静与隐逸。
  • 寒水:代表清冷的内心状态,亦可理解为对外界的淡然态度。
  • 竹杖:象征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一种从容与自然。
  • 蒲团:代表了安稳与舒适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安老亭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倩谁字在楣端”是什么意思?

    • A) 询问亭子上的字是谁写的
    • B) 提到亭子的外观
    • C) 描述水的寒冷
    • D) 询问老者的状态
  3. 诗中提到的“锺王帖”是指什么?

    • A) 一种食品
    • B) 书法作品
    • C) 一种乐器
    • D) 一幅画

答案

  1. B) 苏轼
  2. A) 询问亭子上的字是谁写的
  3. B) 书法作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安老亭诗》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人的内心宁静,但苏轼更强调对老年生活的淡泊与洒脱,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苏轼研究》

相关查询

满江红 疏影(笋薄之平江)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酒泉子·水碧风清 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酒泉子·杨柳舞风 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韬养 病字头的字 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野的成语 拿粗挟细 名不常存 釆字旁的字 一把死拿 一言而定 包含捶的成语 爱火 鹿字旁的字 闲扯 麥字旁的字 跑狗 潜濡默被 设计 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