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定国见寄》

时间: 2025-07-26 19:25:11

诗句

还朝如梦中,双阙眩金碧。

复穿鹓鹭行,强寄麋鹿迹。

劳生苦昼短,展转不能夕。

默坐数更鼓,流水夜自逆。

故人为我谋,此志何由毕。

越吟知听否,谁念病庄舄。

(时方请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25:11

原文展示:

次韵定国见寄
苏轼

还朝如梦中,双阙眩金碧。
复穿鹓鹭行,强寄麋鹿迹。
劳生苦昼短,展转不能夕。
默坐数更鼓,流水夜自逆。
故人为我谋,此志何由毕。
越吟知听否,谁念病庄舄。
时方请越。


白话文翻译:

回朝就像梦中一样,双阙在阳光下闪烁着金碧辉煌。
又穿行于鹓鹭之间,强行寄托对麋鹿的思念。
人生辛苦,白天短暂,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默默坐着数着更鼓,流水在夜里逆流而上。
故人为了我而谋划,这个志向又能如何完成呢?
越吟诗句,是否能被听见?谁在意病中我这颠沛流离的状态?
此时正值请客的季节。


注释:

  • 还朝:回朝,指官员回到朝廷。
  • 双阙:指的是宫殿的两座塔楼。
  • 鹓鹭:一种美丽的鸟,象征着吉祥。
  • 麋鹿:指的是一种动物,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 劳生:生计艰辛。
  • 数更鼓:指数着更替的鼓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流水夜自逆:意指流水在夜间逆流而上,表现出一种不寻常的状态。
  • 故人为我谋:朋友为自己考虑,表达一种感激与无奈。

典故解析:

  • “双阙”可联想到古代帝王的权威象征,暗示诗人对朝廷的感慨。
  • “鹓鹭”、“麋鹿”均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寓意吉祥与美好,表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苏轼被贬的时期,表达他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次韵定国见寄》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仕途波折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和无奈。首句“还朝如梦中”引入了梦幻般的回朝场景,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思念与向往。接下来的“复穿鹓鹭行”则展示了诗人在回归现实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劳生苦昼短”中,诗人直面生活的艰辛,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惆怅。末尾“时方请越”则带有一种无奈与自嘲,似乎在问朋友们是否能理解他此刻的困境和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反映了苏轼在困境中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思索。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还朝如梦中”:回朝的情景宛如梦境,流露出对朝廷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 “双阙眩金碧”:描绘宏伟的宫殿,象征权力与荣耀。
    • “复穿鹓鹭行”:暗示在美丽的环境中寻觅理想的生活。
    • “强寄麋鹿迹”:寄托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劳生苦昼短”:直面生活的艰辛,感叹白天短暂。
    • “展转不能夕”:难以入眠,反映内心的焦虑。
    • “默坐数更鼓”:静坐数着更替的鼓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流水夜自逆”:表现出一种不寻常的状态,暗示内心的困惑。
    • “故人为我谋”:朋友为自己考虑,表现感激与无奈。
    • “此志何由毕”:感慨理想难以实现。
    • “越吟知听否”:询问诗作是否被理解。
    • “谁念病庄舄”:自我反思,表达孤独感。
    • “时方请越”:暗示生活的现实与无奈。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回朝比作梦境,增强了诗的梦幻感。
    • 对仗:如“劳生苦昼短”与“展转不能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流水夜自逆,赋予流水以情感,表现诗人的内心挣扎。
  3.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理想和虚幻。
  • 金碧:象征权力与富贵。
  • 鹓鹭:象征美好与吉祥。
  • 麋鹿:寓意美好的情感与向往。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还朝如梦中”意指什么? A. 诗人对朝廷的思念
    B. 诗人梦游
    C. 诗人不愿回朝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流水夜自逆”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诗人内心的平静
    B. 诗人的无奈与困惑
    C. 诗人的快乐
    答案:B

  3. 诗中“故人为我谋”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什么感情? A. 感激与无奈
    B. 愤怒
    C. 忘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诗歌,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但苏轼的诗更具细腻的情感和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放与奔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赠陈监庙 蝶恋花(送刘恭父) 龟潭 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 其四 题画 西江月 减字木兰花(琵琶亭林守、王倅送别) 虞美人·溪西竹榭溪东路 题鲁如晦通隐 赠鹿苑信公诗禅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蜀鄙二僧 角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监理员 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下车伊始 鱼游釜底 独梁 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线生机 悲欢聚散 幾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蓬心蒿目 淡抹浓妆 除根 留结尾的成语 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