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枣下何纂纂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6 19:49:29

诗句

柳黄知节变,草绿识春归。

复道含云影,重檐照日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49:29

原文展示:

枣下何纂纂二首 其一
柳黄知节变,草绿识春归。
复道含云影,重檐照日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柳树的嫩芽已渐渐变黄,草地也变得绿意盎然,表明春天已经归来。复道(曲折的小路)上含有云彩的影子,重檐(层层叠叠的屋檐)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辉。

注释:

字词注释:

  • 纂纂:形容事物的样子,通常指细小而繁多的样子。
  • 复道:指曲折的小路或小径。
  • 重檐:指多层的屋檐,通常是古代建筑的特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柳黄”和“草绿”,反映了春天的生机,常常用来象征生命的复苏。柳树和青草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柳树常被赋予柔美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胄是隋代著名的诗人,活跃于六世纪,因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推崇。王胄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象和人间百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首诗作于春天,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春回大地的感慨,反映了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生活富足。

诗歌鉴赏:

这首《枣下何纂纂》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的开头“柳黄知节变,草绿识春归”,将春天的到来与柳树和草地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主题。接下来的“复道含云影,重檐照日辉”,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春日的美丽与温暖,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

诗中通过对比手法,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整体意境清新自然,给人以宁静而愉悦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黄知节变:柳树的嫩叶开始发黄,暗示春季的到来。
  2. 草绿识春归:草地变绿,象征着春天的复苏。
  3. 复道含云影:曲折的小路上映射出云彩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春日氛围。
  4. 重檐照日辉:多层的屋檐在阳光下闪耀,展现了明媚的春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柳、草、云、日等意象交织,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生机勃勃的社会景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代表柔美与生机。
  • :生命力的象征,代表着自然的复苏。
  • 云影:象征着变化与不定,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日辉:阳光的闪耀象征着温暖、希望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柳黄”代表什么?

    • A. 秋天的到来
    • B. 春天的到来
    • C. 夏天的到来
  2. 诗中“重檐照日辉”描述了什么?

    • A. 屋檐在阴天的样子
    • B. 屋檐在阳光下的景象
    • C. 屋檐被雨水打湿的样子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描述秋天的萧瑟
    • B. 赞美春天的生机
    • C. 述说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同样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描写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词对比: 王胄与杜甫的春天描写皆侧重于自然的复苏,但王胄的诗更具生活气息,而杜甫的诗则带有沉重的历史感。两者在表现春天的生机时,虽然情感基调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碾伯县 垂虹亭 初春睡起得句 齐天乐(余闲书院拟赋蝉) 摸鱼儿(紫云山房拟赋莼) 冬青行二首 冬青行二首 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 苍龙岩潭 夜泊曲江不寐鼓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膳宿 黍字旁的字 鸣钟食鼎 辛字旁的字 临事屡断 牛字旁的字 小经筵 骨字旁的字 包含民的成语 泥多佛大 遐恋 逾墙钻隙 包含开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呵诘 闲磕牙 东床姣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