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35:37
《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 作者:秦观
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
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
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
渔村。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
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萍,凭高正千嶂黯。
便无情到此也销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在秦淮河边远望,景色清新洒脱,没有一丝尘埃,令人喜爱。
我在这里吟诗,头戴醉帽,偶尔穿过稀疏的树林,秋天来临时,政治情势味道淡薄。
更有烟水重重,云层层叠,千古以后行人所留下的旧恨,应该尽情地告诉后人。
在渔村中,目送着遥远的衡门,芦苇和鸳雁的叫声早已传来。
眼前虽是凄凉的景象,红色的岸边蓼草凋零,翠绿的汀洲萍藻也减少了,凭高望去,千山都显得阴暗。
即使无情来到这里,也让人销魂。江上的明月了解人的思念,照着黄昏的楼阁。
作者介绍: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词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景色与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南宋时,秦观身处动荡的政治环境,情感和思绪交织,表现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乃秦观的经典之作,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过秦淮旷望”引入,营造出一种广阔而清新的景象,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接下来的描写中,随着季节的变换,诗人不禁感受到政治的沉重与个人情感的孤独。
“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往昔人事的感慨与无奈。诗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为背景增添了一层情感色彩,更显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最后,诗的尾声“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明月照耀着黄昏,象征着思念与孤寂的延续。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令人沉醉而又引发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与抒发个人情感,探讨了历史的沉重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秦淮”指的是哪个地方?
“江月知人念远”中的“江月”象征什么?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哪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