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0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01:15
题公牍
曾国藩
官儿尽大有何荣?
字数太多看不清。
减去数行重刻过,
留教他日作铭旌。
这位官员有什么荣耀呢?
文书字数太多,看不清楚。
删去几行重新刻写,
留给后人铭记作为标志。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人,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是晚清重镇的洋务派领军人物,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军事改革。其文笔简洁明了,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题公牍》写于其担任官职期间,反映了曾国藩对官场繁文缛节的批判与对实用主义的追求。文书的冗长不仅使人难以理解,也让人觉得官场的繁琐与虚荣。曾国藩希望通过简化文书,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官场文书的繁复和无用,表现出曾国藩对官场文化的深刻反思。开头的“官儿尽大有何荣”直接质疑了那些官员所追求的荣耀,带有讽刺意味,显示出作者对官僚体制的不满。接下来的“字数太多看不清”,则具体指出了文书内容的冗长,使得重要信息被淹没,这不仅是对文书形式的批评,也是对官员工作的质疑,暗示他们在无谓的繁琐中迷失了方向。
而“减去数行重刻过”,表现了曾国藩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提倡简洁明了的工作方式,追求事物的本质。最后一句“留教他日作铭旌”则承载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后人能从中汲取教训,铭记简约与实用的重要性。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简约,内容上却深邃,反映了曾国藩以人为本的治理思想。
官儿尽大有何荣?
质疑官员所追求的荣耀,暗含对官场虚荣的批判。
字数太多看不清。
指出文书冗长,信息模糊,无法传达重要内容。
减去数行重刻过,
提出简化文书的建议,强调实用性。
留教他日作铭旌。
希望后人能铭记这一教训,警惕繁琐形式的危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官场繁琐无用之风的批判,倡导简约和实用,反映了曾国藩的治国理政理念。通过对文书形式的探讨,传达了对官场文化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后代的希望与期许。
诗中“官儿”所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官员
C. 学者
D. 农民
诗中提到的“字数太多看不清”主要批评了什么?
A. 文书过于简洁
B. 文书内容繁杂
C. 官员工作不力
D. 书法不佳
“减去数行重刻过”意在强调:
A. 文书的艺术性
B. 实用与简洁
C. 增加字数
D. 改变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