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3:33
夜直苦寒
白虎西流朱鸟高,五更风利鸊鷉刀。
劲寒战栗通心曲,墙气冰霜上口毛。
旷荡青天如可对,折旋丹地敢辞劳。
频闻交战呵金马,蓦入镫庐炙冻毫。
夜里寒意刺骨,白虎星已西沉,朱鸟高飞,五更时分,寒风如刀般锋利。
刺骨的寒冷让我全身战栗,墙壁上的冰霜如同口中的毛发一般冷。
如果可以在这空旷的青天对话,愿意在红色的土地上不辞辛劳。
常听到交战的声音,仿佛金马在嘶鸣,突然走进温暖的炉火旁,感受到一丝暖意。
作者介绍:曾国藩(1811年-1872年),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主张儒家思想,注重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他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后来的洋务运动也有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曾国藩在艰苦环境下夜间值班之际,反映了他在严寒中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对自我奋斗的激励。
这首诗以“夜直苦寒”为题,开篇便点明了主题:严寒的夜晚使人倍感煎熬。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来反映内心的感受,白虎与朱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变化,映衬出诗人对生命的思索和对寒冷夜晚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寒冷的环境,以“劲寒战栗”来表达内心的惧怕与不安,而“墙气冰霜”则强化了这种感受,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绪。
然而,在这幅寒冷的画面中,诗人并没有被压倒,反而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旷荡青天如可对”,展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渴望在浩瀚的天地间有所作为。而“折旋丹地敢辞劳”,则表达了他愿意为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决心。最后,提到“频闻交战呵金马”,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紧迫与残酷,但也暗示着奋斗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比寒冷与奋发向上的情绪,展现了曾国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不畏艰难的勇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不屈的奋斗精神,展现了在艰苦环境中仍然保持希望与勇气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白虎”象征什么?
“劲寒战栗”中的“劲寒”意指?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