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7:03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曾国藩
由来忠孝易通神,优利华丞识后身。
石拦海枯终有尽,生天成佛岂无人。
关河度情空萧瑟,形影陶潜孰主宾?
鸡犬全家存帝所,淮南生计未全贫。
这首诗表达了忠诚和孝道的精神是多么容易让人感悟到神奇的力量。富贵荣华往往是后人所识的。即使如坚石一般的东西,最终也会被海水冲刷而尽;而生而为人,成佛得道的机会又怎么会没有呢?在关山河流间,情感似乎显得苍凉萧瑟,陶渊明的身影究竟是谁的主宾?即使鸡犬全家仍旧安乐地生活在帝王的庇佑之下,淮南的生活也并不算富裕。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湖南湘乡人,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表现突出,并积极推行洋务运动,致力于国家的自强和富强。
这首诗作于曾国藩的一生中,正是他经历了政治动荡、家庭变故与个人思考的时期,因此诗中流露出对忠孝、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古体诗,整体意境深邃,语句简练,寓意深远。诗的开头以“忠孝”引入,强调了传统美德的重要性,接着通过比喻“石拦海枯”表达了事物的无常与变迁,暗示人应珍惜当下,努力修身养性。接下来,诗人提到陶渊明,象征了隐逸与世外桃源的理想生活,而最后一联则将目光转向现实,反映了社会经济的艰辛与不易。整首诗在情感上兼具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困惑与追求,表现出曾国藩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深情眷恋。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忠孝、理想与现实、人生的无常与追求展开,诗人借助自然景象与人事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忠孝”指的是?
“石拦海枯”的意思是?
陶渊明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可以将曾国藩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曾国藩更注重对现实的反思与哲学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