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其三》

时间: 2025-05-04 12:25:28

诗句

画船摇桨荡晴波,步障围风踏软莎。

箫鼓队冲黄鸟散,绮罗人比白鸥多。

不知酒与愁成敌,长恨花为病作魔。

回首六桥青草遍,水光山色近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5:28

原文展示: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其三 杨基 〔明代〕 画船摇桨荡晴波,步障围风踏软莎。 箫鼓队冲黄鸟散,绮罗人比白鸥多。 不知酒与愁成敌,长恨花为病作魔。 回首六桥青草遍,水光山色近如何。

白话文翻译:

彩绘的船儿摇动着桨,在晴朗的水面上荡漾,步障围住风,踩在柔软的莎草上。 箫鼓声响起,惊飞了黄鸟,穿着华丽的人们比白鸥还要多。 不知道酒和忧愁是否成了对手,长久以来,花儿似乎因病而变得魔幻。 回头望去,六桥周围长满了青草,水光山色的景致近来如何呢?

注释: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
  • 晴波:晴朗的水面。
  • 步障:古代贵族出行时用来遮挡风尘的帷幕。
  • 软莎:柔软的莎草。
  • 箫鼓队:指乐队。
  • 绮罗人:穿着华丽的人。
  • 六桥:指杭州西湖上的六座桥。

诗词背景:

杨基是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这首诗是他在春日寄给友人王允原的,通过描绘春日景致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船、步障、箫鼓、绮罗人等元素,展现了春日的繁华与生机。诗中“不知酒与愁成敌”一句,巧妙地将酒与愁相对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结尾的“回首六桥青草遍,水光山色近如何”则流露出对远方景致的怀念和对变化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首联描绘了春日的水上景象,画船摇桨,晴波荡漾,步障围风,踏软莎,生动展现了春日的宁静与舒适。
  • 颔联通过箫鼓队和绮罗人的对比,突出了春日的热闹与繁华,黄鸟被惊飞,白鸥相比之下显得稀少。
  • 颈联以酒与愁的对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酒能解愁,但愁却如影随形。
  • 尾联回首六桥,青草遍地,水光山色,表达了对远方景致的怀念和对变化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酒与愁成敌”,将酒与愁比喻为对手。
  • 拟人:如“花为病作魔”,将花拟人化,赋予其病态和魔性。
  • 对仗:如“箫鼓队冲黄鸟散,绮罗人比白鸥多”,通过对比和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画船、晴波:展现了春日的水上景象,宁静而舒适。
  • 箫鼓队、绮罗人:突出了春日的热闹与繁华。
  • 酒、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六桥、青草、水光山色:表达了对远方景致的怀念和对变化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画船”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船 B. 装饰华丽的船 C. 渔船 D. 战船

  2. “不知酒与愁成敌”一句表达了什么? A. 酒能解愁 B. 酒与愁是对立的 C. 酒与愁是朋友 D. 酒与愁无关

  3. 诗的结尾“回首六桥青草遍,水光山色近如何”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在的感慨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基的其他诗作,如《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其二》,可以进一步了解诗人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 其他明代诗人的春日诗作,如高启的《春日》,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杨基的《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其三》与高启的《春日》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描绘了春日的景致和个人的情感体验,但风格和用词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杨基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用元韵答李郎中 浪淘沙(辛未中秋与文尉达可饮) 追念将使叔 子用惠鱼四轴以诗谢之 追悼亲哥 和陈右司春雪 朝中措 旅中书怀 送相士管明甫 王倅成老挽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瞿的词语有哪些 奸憸 鄽邸 缴进 旧态复萌 兀字旁的字 钻天觅缝 竹伞 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屈己待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竖心旁的字 胆小如鼠 巳字旁的字 雅诲 示字旁的字 出人意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