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4:37
昨者腾章奏发仓,今兹飞檄议驱蝗。
四无告者仅一饱,七不堪中仍百忙。
皦日自能临俯仰,浮云宁解制行藏。
求田问舍亦何有,岁晚倦游思故乡。
在昨天,我的奏章已经被发出,今天又接到飞来的公文,讨论如何驱赶蝗虫。
四周没有人来告状,自己却只是吃饱而已;即便在七个不堪的中间,依然疲于奔命。
皎洁的太阳照耀着我,可以随意仰望;而浮云却无情地阻碍了我的行踪。
想要寻找土地和房舍又有什么意义呢?岁末时节,游荡在外的我只思念故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霖,号澹庵,宋代诗人、词人,浙江人。范成大以其抒情诗而闻名,作品多反映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和自然灾害频繁,诗人通过自己的视角,表达对国家和农民遭遇的不平之心,以及个人归乡的渴望。
《公退书怀》通过描绘诗人对时局的关切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诗人提到奏章和公文,暗示着当时的政务繁忙和对于蝗灾的紧迫感,体现了官员的责任和无奈。而接下来的“四无告者仅一饱,七不堪中仍百忙”则揭示了社会对底层百姓困境的冷漠,诗人内心对这种不公的无奈和愤懑之情跃然纸上。
接着,诗人描绘了皎洁的太阳和浮云的意象,象征着自由与束缚的对立,诗人渴望自由的心情与现实的压迫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提到“求田问舍亦何有”,表达了对安稳生活的思考,而“岁晚倦游思故乡”则是情感的高潮,强烈的思乡之情在此刻达到顶峰,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社会的关注,也有个人命运的反思,体现了范成大的艺术特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对底层百姓困境的同情,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檄”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急件公文
C. 诗歌
D. 书籍
诗人对“求田问舍”的态度是?
A. 非常渴望
B. 无所谓
C. 绝对拒绝
D. 只是偶尔想想
诗中“岁晚倦游思故乡”表达的情感是?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事业的怀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公退书怀》。如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