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路中问程知欲达青云驿》

时间: 2025-05-02 05:57:48

诗句

行愁驿路问来人,西去经过愿一闻。

落日回鞭相指点,前程从此是青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7:48

原文展示:

路中问程知欲达青云驿
作者:雍陶 〔唐代〕
行愁驿路问来人,
西去经过愿一闻。
落日回鞭相指点,
前程从此是青云。

白话文翻译:

在旅途的愁苦中,我向路人询问前程,
希望能听到西去的方向。
落日时分,我转过马鞭,指向远方,
从此我的前路就是青云之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愁:行路中的忧愁,指因旅途艰辛而生的愁苦。
  • 驿路:指古时的驿站和道路。
  • 愿一闻:希望能听到。
  • 落日:太阳下山,象征一天的结束。
  • 回鞭:转动马鞭,指引方向。
  • 青云:青色的云彩,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目标。

典故解析:

  • 青云: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高远的理想和抱负,出自于《诗经》和《楚辞》等经典文献,代表着追求卓越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多样。其诗作常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旅途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旅途中的愁苦和对陌生人询问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对方向和目标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行愁驿路问来人”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旅途的孤独和愁苦。诗人在旅途中向路人询问方向,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接下来的“西去经过愿一闻”,则表达了他希望能听到关于西行道路的信息,这不仅是对行程的渴望,更是一种对人生方向的探索。

“落日回鞭相指点”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场景,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此时,诗人转动马鞭,似乎在指向未来的希望,暗示着在旅途的尽头必有更高的理想与目标。而“前程从此是青云”,则是全诗的高潮,青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成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构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将旅途的愁苦与对理想的追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希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愁驿路问来人:行路中的愁苦,向路人询问。
  2. 西去经过愿一闻:希望能听到西去的道路情况。
  3. 落日回鞭相指点:落日时分,转动马鞭指向远方。
  4. 前程从此是青云:从此我的前程将是高远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云”比作理想和成就,具有象征意义。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旅途的愁苦与对未来的向往,展现了人对理想的追求与探索,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愁:表达旅途的孤独与忧伤。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青云:高远的理想与成就,象征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向谁询问方向?
    A. 朋友
    B. 路人
    C. 家人
    D. 自己

  2. “青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消极情绪
    B. 高远的理想
    C. 旅途的疲惫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未来的思考与渴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理想与目标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雍陶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但雍陶更注重旅途中的情感,而李白则强调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安乐窝中吟 观陈希夷先生真及墨迹 其三 和张子望洛城观花 诫子吟 月到梧桐上吟 安乐窝中一炷香 观物吟 观棋长吟 三惑 依韵答友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隋的成语 贾国 包含臣的词语有哪些 藏垢纳污 龜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亭院 龙腾虎踯 不相闻问 欠字旁的字 星号 兴尽悲来 装钱 简僻 伤天害理 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