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下第将归荆楚上白舍人》

时间: 2025-05-07 06:23:03

诗句

穷通应计一时间,今日甘从刖足还。

长倚玉人心自醉,不辞归去哭荆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3:03

原文展示:

再下第将归荆楚上白舍人
作者: 雍陶 〔唐代〕

穷通应计一时间,
今日甘从刖足还。
长倚玉人心自醉,
不辞归去哭荆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成败都应当看作是时间的问题,今天我甘愿像被砍断脚一样回去。长时间倚靠着心爱的人,我自己已经陶醉了,不愿意离去,却又忍不住为荆山而哭泣。

注释:

字词注释:

  • 穷通:指贫穷与通达,成败的状态。
  • 刖足:古代对犯人施的惩罚,砍掉脚。这里比喻为悲伤回归。
  • 玉人:指心爱的人,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 荆山:指荆楚地区的山,象征着归乡的情感。

典故解析:

  • “荆楚”是古代的一个地理名词,代表着一个文化和政治的区域,诗中暗示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字德音,号白舍人,生于晚唐,作品多描绘人情世态,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浓厚的乡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雍陶下第归乡之际,反映了他在失利后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穷通应计一时间”开篇,便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得失与变化。作者用“今日甘从刖足还”表现了他愿意承受痛苦的决心,体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接着,“长倚玉人心自醉”,则刻画了他在爱人身边的陶醉与依依不舍,展现了爱与归属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不辞归去哭荆山”将情感推向高潮,痛苦的归乡情绪通过“哭”字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是对故乡的眷恋,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故乡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穷通应计一时间:人生的成败都是时间的问题,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今日甘从刖足还:今天我愿意忍受痛苦,象征着对故乡的深切向往。
  3. 长倚玉人心自醉:我在心爱的人身边,沉醉于爱情的幸福之中。
  4. 不辞归去哭荆山:虽然不愿离去,但最终还是为了故乡而泪流满面,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意象的深度。
  • “刖足”一词,形象地表达了痛苦与归乡的矛盾心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命运和故乡的思考,表现了在失利后的无奈与对故乡深沉的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穷通:象征人生的波折与变化。
  • 玉人:象征着爱情与幸福。
  • 荆山:象征着归属与故乡的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穷通应计一时间”是什么意思?
    A. 贫穷与通达是时间的问题
    B. 生活的痛苦与快乐
    C. 成功与失败的比较

  2. 诗中“刖足”一词用来比喻什么?
    A. 爱情的苦涩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与雍陶的此诗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但王之涣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雍陶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词的语言与修辞》

相关查询

荔枝堂夕眺三首 德寿宫庆寿口号十篇 淮河再雪 送陈行之寺丞守南剑二首 初秋行圃四首 昼倦 江湖集题代度寺 癸亥上已即事 初凉与次公子共读书册 入常山界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占风使帆 酒端 包含誊的词语有哪些 瞑子里 包含寡的成语 身字旁的字 明通 火烧火燎 辰字旁的字 痴儿呆女 包含俐的词语有哪些 软弱无力 被发阳狂 眼花耳热 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楚楚谡谡 歹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反犬旁的字 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