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2:13
宿彭蠡馆
作者:罗隐 〔唐代〕
孤馆少行旅,解鞍增别愁。
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
所怀今已矣,何必恨东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偏僻的客馆中,面对孤独和别离的愁苦。诗人看到远处的山在薄暮中显得孤寂,听到高柳在清秋的微风中摇摆,心中更是感到忧伤。即使在病中,诗人也感受到时光的变迁,醉酒时更是怀念往日的游玩。无论如何,怀念已经无法改变,现在的生活也在不断流逝,又何必去怨恨时间的流逝呢?
典故解析: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东流”可引申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常见于古代诗词。
作者介绍:罗隐,字梦阮,号青丘,唐代诗人,生于晚唐,卒年不详。罗隐生平经历多次政治动荡,常有怀才不遇之感,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尤以七言绝句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旅途中的感慨,反映了他在孤寂环境中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宿彭蠡馆》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首句“孤馆少行旅”就传递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身处偏僻的客馆,周围缺少同行的旅客,使得他感受到一丝落寞。接下来的“解鞍增别愁”,将旅途的疲惫与别离的愁苦结合起来,暗示着诗人在旅行中不仅是身体的疲惫,还有心灵的孤独。
远山与高柳的描写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凄凉的秋意。“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薄暮时分的山显得愈加遥远和孤寂,而高柳在清秋的风中摇曳,似乎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季而感到不安。这样的意象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无情,增强了诗中愁苦的情绪。
“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一方面在病中感受生命的脆弱,另一方面在醉酒中追忆往昔的快乐时光。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情绪更加复杂,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病痛和孤独的无奈。
最后一句“所怀今已矣,何必恨东流”,则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诗人意识到,过去的美好已成往事,已经无法挽回,面对时间的流逝,不必再去怨恨。此句不仅是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也是对自己情感的解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别离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馆少行旅”的意思是?
“何必恨东流”中“东流”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