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4:32
送顾云下第
—— 罗隐
行行杯酒莫辞频,
怨叹劳歌两未伸。
汉帝后宫犹识字,
楚王前殿更无人。
年深旅舍衣裳敝,
潮打村田活计贫。
百岁都来多几日,
不堪相别又伤春。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酒席上频频举杯,尽管不想离别,但仍旧要怨怼与叹息;汉朝的皇帝后宫仍有人会写字,而楚王的前殿却再也没有人了。年岁渐深,旅途中的衣裳已经破旧,潮水打击着农田,生活也变得贫困。即使活到百岁,也希望再多几日,但却不忍心再别离,心中又对春天感到伤感。
罗隐(833年-909年),字梦阮,号惭愧山人,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的遭遇与感受,风格清新而含蓄,常带有哲理思考。
此诗写于作者送别朋友顾云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惋惜与感伤,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送顾云下第》是罗隐在送别朋友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感情真挚,字句简练而深刻,展现了一个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开头以“行行杯酒莫辞频”引入,表现出送别时的热闹与欢愉,然而随即转入“怨叹劳歌两未伸”,情感变得沉重,显示了诗人对离别的怨恨与无奈。
接下来的“汉帝后宫犹识字,楚王前殿更无人”,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汉朝的繁华与楚国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冷暖的深刻感慨。
“年深旅舍衣裳敝,潮打村田活计贫”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衣衫褴褛、生活困苦的现实,流露出对生活艰辛的无奈与哀伤。最后两句“百岁都来多几日,不堪相别又伤春”更是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了诗人对短暂生命的感慨,以及对即将分别的朋友深深的不舍。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悲哀,展现出罗隐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朋友离别的惋惜,揭示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无情。通过历史的对比,反映了人事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最终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汉帝后宫”主要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