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1:23
窗外啼莺,频催妆束,绿云缭绕。轻把牙梳,旋移鸾镜,委地容光耀。兰膏新沐,微闻香泽,对此温柔堪老。向妆台挽成如虿,才称花容月貌。时兴髻子,松松堕马,好共灵蛇新巧。莫叹飞蓬,休嗟曲局,鸳帐同心好。纵令妒妇,也应怜惜,怪得萧郎颠倒。珠帘下娇羞欲出,鸣蝉缥缈。
窗外传来莺鸟的啼鸣,频频催促我整理妆容,绿云缭绕着我的身影。我轻轻梳理着头发,旋转着镜子,映出我容光焕发的面容。新沐的兰膏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面对这份温柔,真令人感到岁月的流逝。妆台前我将发髻盘成蝎子形状,才算得上花容月貌。如今流行的发髻,松松地低垂下来,恰似灵蛇的新奇造型。别再叹息飞蓬的无奈,也不要忧伤于局势的曲折,鸳鸯帐下的心意才是最重要。即使是妒忌的女人,也应该怜惜,怎么能怪得这位萧郎情迷不悟。珠帘之后的娇羞欲露,伴随着蝉鸣声缥缈。
作者介绍:陆求可,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女性生活与情感,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时期,女性地位有所提高,诗中流露出对女性美丽和情感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永遇乐》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词作,展现了女性在春日晨光中打扮自己的场景,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温柔与美丽。开头的“窗外啼莺”,通过自然的声音引入,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接着,诗人以“轻把牙梳,旋移鸾镜”描绘了女性的精致与细心,表现了她对自身形象的重视与呵护。
诗中提到的“兰膏新沐”不仅代表着外在的美丽,更传达出一种内心的愉悦与自信。同时,诗中通过“松松堕马”的发型,展示了当时流行的审美风尚,显得既新颖又不失风雅。
而后半部分,诗人引入了嫉妒的女性形象,尽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珍惜,但也暗含了对社会偏见的反思。结尾处“珠帘下娇羞欲出,鸣蝉缥缈”,不仅展现出女性的羞怯,更增添了一种隐秘而浪漫的气息。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一种赞美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女性美的赞美与珍惜,体现了女性在生活中的自信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关注与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窗外啼莺,频催妆束”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诗中提到的“兰膏”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求可的《永遇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女性的情感与美丽,但前者更注重描绘外在形象,后者则更多地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