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4:25
澹澹离云,凄凄紫陌,香尘飞雪。
泪滴鲛绡,愁盈珠勒,一霎成抛撇。
别去叮咛,传来芳信,频寄锦书休绝。
倩东风吹向天涯,悄悄把离愁说。
减去沈腰,霜添潘鬓,怎似前秋离别。
镜裹分鸾,灯前瘦影,羞把湘帘揭。
有恨黄昏,无情玉笛,催落江梅寒月。
问今宵多少凄凉,枕棱衾缺。
诗中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氛围。远处的云淡淡地飘荡,紫色的道路上显得格外凄清,香气和飞雪交融在一起。眼泪如同滴落在鲛绡上,愁苦似乎充盈在珠勒之间,瞬间化作遗憾。别离时的叮咛嘱托,传来的消息令人思念,频繁的书信也希望能够不断传递。东风轻轻地送向远方,悄悄诉说着离愁。身形渐瘦,霜添白发,怎能不想起前秋的离别?镜中只映出孤独的身影,灯下的瘦影让人羞于揭开帘幕。黄昏带着怨恨,无情的玉笛催落了江边梅花,寒月下的我,问今夜有多少凄凉,枕边的被子也显得破旧。
徐灿,清代诗人,生于晚清时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写离别与相思之情。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映射内心的感受。
《永遇乐 寄索庵》写于一个凄凉的秋日,正值离别之际,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尽惆怅和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孤独。
徐灿的《永遇乐 寄索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词,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离别的愁苦。开头的“澹澹离云,凄凄紫陌”就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仿佛在诉说着内心深处的孤寂。诗人用“香尘飞雪”来比喻离别时飘散的思念,构建了一幅感伤的画面。
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愈发浓烈,泪水与愁苦的意象交织在一起,传递出一种无奈的心情。尤其是“频寄锦书休绝”,暗示着希望与无奈的交织,尽管不断寄书传情,但离愁依旧如影随形。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自身的描写更为细腻,“镜裹分鸾,灯前瘦影”无不流露出离别后的孤独感,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内心的惆怅。而“有恨黄昏,无情玉笛”则将思念与怨恨结合,表现出对离去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词在情感上把握得恰到好处,令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共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不仅传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普遍的人生哲理,唤起人们对离别与相思的思考。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真挚。
诗中“澹澹离云”表达了什么情感?
“泪滴鲛绡”中的鲛绡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徐灿的《永遇乐》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均表现了离别的情感,前者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李清照则更多地借助细腻的个人情感进行抒发,两者在情感深度和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