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1:44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夕阳西沉,映入山崖,我在茅屋中拜访一位孤独的僧人。
落叶纷飞,不知人身在何处,寒云遮蔽了几层道路。
我独自敲响夜晚的磬声,悠闲地倚着一根藤条。
在这个微尘般的世界里,我何必纠结于爱与恨呢?
在古代文学中,僧人常被视为超脱尘世的象征,李商隐在诗中通过访孤僧的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世界微尘里”,反映了佛教中对世俗欲望的看淡,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常以感伤、抒情和寓意深刻见称,许多作品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动荡。
《北青萝》写于李商隐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此时的他经历了许多政治波折,心中充满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北青萝》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歌,展示了李商隐对人生、孤独和超脱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残阳西入崦”,以夕阳的意象引入,营造了宁静而又带有些许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茅屋访孤僧”的描写,展现出隐士的生活,与世隔绝,体现出对尘世繁华的反思。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则将孤独和迷茫的情感进一步深化,落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而寒云则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无助。接下来的“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则展示了诗人在夜晚的宁静中寻求内心的安宁,似乎在向世俗宣告一种超然的态度。
最后一句“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将整首诗的主题升华,表达出对世间爱恨情感的淡漠,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超然,这种超脱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解脱,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情感的细腻。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孤独与超脱,表现了李商隐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在自然景象中寻求自我,反映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孤僧”是指什么?
“残阳西入崦”中的“残阳”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爱与憎”的态度是?
夕阳落入崦嵫山,我去茅屋里探访孤独的僧人。满地落叶,僧人何在?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 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要有喜爱和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