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2:2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21:52
蜀道
作者:汪元量 〔宋代〕
蜀道难行高接天,
秦关勒马望西川。
峨眉崒嵂知何处,
剑阁崔巍若箇边。
全诗翻译:
蜀道难以行走,仿佛高耸入天;
在秦关勒住马匹,远望西川的景色。
峨眉山的崇峦险峰,不知在哪里;
剑阁的崔巍峭壁,仿佛就在身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提到的“蜀道”与“剑阁”都是在古代文人心中极具象征意义的地名,代表着艰难险阻的旅程。蜀道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通向四川的难行之路,诗中通过对这些地名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行路艰难”的情感。
作者介绍:
汪元量(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表达对国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蜀道的描绘,反映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代的感慨。
《蜀道》以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蜀道的艰难与险峻。诗中开篇即以“蜀道难行高接天”入题,展现出蜀道的高耸与险峻,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接着“秦关勒马望西川”则表现出行者在艰难旅程中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寓意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峨眉崒嵂知何处”,诗人对峨眉山的描绘,更是传达出一种渺小与无助的感觉,仿佛在暗示行者在这险峻的山路上无处可去的孤独。而最后一句“剑阁崔巍若箇边”则将险峻的剑阁与行者的身影相对照,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表现出对艰难险阻的深切感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它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的诗,更是一种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难与险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蜀道是指哪个地区的道路?
A. 湖南
B. 四川
C. 浙江
D. 广东
在诗中,作者在秦关做了什么?
A. 休息
B. 看风景
C. 勒马
D. 吃东西
诗中提到的峨眉山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孤独
C. 快乐
D.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汪元量的《蜀道》与李白的《蜀道难》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诗更具豪放与激情,而汪元量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描绘,两者在表达蜀道主题时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