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3:42
送孙芝房使贵州二首
曾国藩
六年陈迹君能记,病骨秋风入剑关。
曾洗人天清净眼,饱看巴蜀怪奇山。
君今岩壑搜群玉,自有光芒照百蛮。
不似老夫徒碌碌,昆冈一网手空还。
这首诗表达了曾国藩对好友孙芝房即将出使贵州的祝福和寄托。诗中回忆了六年前的往事,感叹自己身体衰弱,犹如秋风中的病骨,经历了许多风雨。曾经洗净眼睛,饱览了巴蜀的奇山异景,而如今的孙芝房将去探索新的天地,必定能在贵州的山川中找到独特的光芒,照亮周围的百姓。与之相比,自己却只能无所作为,感到一阵惋惜。
作者介绍: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湖南人,清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和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张洋务运动,提倡自强和富国强兵。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曾国藩送别好友孙芝房出使贵州的时刻,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此时,曾国藩正处于人生的晚期,身体健康日益衰退,感受到世事无常和无力感。
《送孙芝房使贵州二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开篇通过回忆六年前的往事,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好友的关心。诗中用“病骨秋风”来形容自己,展现了他身体的虚弱与心境的孤独。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孙芝房的祝福,认为他在贵州的探索将会发现新的光芒,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诗的结尾部分,曾国藩以“昆冈一网手空还”来反映自己的无奈与惋惜,表明自己虽有志向,但却无法实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曾国藩通过对友人的期待与自身的反思,展现了他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曾国藩作为一位文人的深厚修养和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现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以及人生无常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曾国藩在诗中提到的“六年陈迹”是指什么?
“病骨秋风”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昆冈一网”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