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6:45
叠锁重关巩上都,
娲皇削出岳灵扶。
气吞漠野连天尽,
足蹴潮河望海趋。
直北云黄屯圈马,
迤西月黑控飞孤。
据鞍颇牧今能用,
卧护犹应胜壮夫。
这首诗描绘了古北口的壮丽景色与边塞的豪情。诗中的“叠锁重关”指的是重重叠叠的关隘,巩固了上都的防线;“娲皇削出岳灵扶”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是女娲用手削出山岳来支撑天地。接着诗人描绘了气吞千里、直达天边的壮丽景色,仿佛可以一脚踢到潮河并奔向大海。北方的云彩呈现出黄昏的色彩,似乎在圈养着马匹;而西边的月色昏暗,孤单的影子在飞翔。最后,诗人以“据鞍颇牧今能用,卧护犹应胜壮夫”结束,表达了身为牧人的坚韧与勇敢。
陈兆仑(生卒年不详),清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风格闻名。他的诗风受到古人影响,常以边塞、自然为题材,作品多描绘壮丽景色和边疆生活。
古北口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关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诗作背景或与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对自然景色的赞美相关,体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这首诗充满了壮阔的气势和深厚的情感。开篇“叠锁重关巩上都”直接引入了古北口的地理位置,表现出其重要性,给人以稳固、坚韧的印象。接下来的“娲皇削出岳灵扶”则展现了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仿佛在说,山川河流是上天所赐的瑰宝,诗人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
“气吞漠野连天尽”一句,气势恢宏,将自然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壮志未酬的豪情。在此基础上,诗人通过“足蹴潮河望海趋”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仿佛他要将脚步延伸至海洋的尽头,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北方的苍茫与孤独,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但“据鞍颇牧今能用,卧护犹应胜壮夫”则再次强调了坚韧与勇敢。这种精神贯穿全诗,令人感受到一种豪情壮志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首诗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感以及不屈的精神。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壮志未酬的豪情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叠锁重关”指的是什么?
“娲皇削出岳灵扶”中的“娲皇”是指哪个神话人物?
诗中描绘的北方景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对比陈兆仑的《古北口题驿壁即赠吴提戎宜斋》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壮丽的气势,但陈兆仑更侧重边塞的孤独与坚韧,而王之涣则强调了高处的远眺与壮丽的景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