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4:32
寒食无佳赏,芳菲半已空。
夜来逢胜友,未至负东风。
寒食节没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花香草色半数已然消失。昨夜与胜友相聚,未能把东风的好时光辜负。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著称,历史学成就卓越。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节令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梦与之美为寒食之游》写于寒食节期间,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借此节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寒食节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寒食无佳赏,芳菲半已空”直接点明了寒食节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寒食节本是春暖花开的时节,然而诗人却感到“芳菲”已然消退,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接下来的“夜来逢胜友,未至负东风”则转向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场景。尽管没有美景可赏,但与朋友的相聚弥补了这一缺憾。这里的“未至负东风”则是对春风的珍重,强调了友情的可贵和春日时光的难得。诗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朋友共度的时光更胜于风景的美好。
整首诗在对比中显得更加立体,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友谊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情。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感叹与对友谊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在寒食节的思考与情感。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消逝与友人的相聚,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情感的永恒。
“寒食无佳赏”中的“佳赏”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景致
B. 美味的食物
C. 优秀的朋友
诗中提到的“胜友”是指什么?
A. 朋友
B. 亲人
C. 同事
“未至负东风”中“东风”象征了什么?
A. 春天的美好时光
B. 秋天的萧条
C. 冬天的寒冷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二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慨与情感的珍惜,但司马光的诗更加注重友谊的主题,而白居易则突出了生命的无常和离别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