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8:34
和渊老妙现之什
乾坤渺渺一浮尊,
万象分明水四濆。
虎脊横熔山作队,
鱼鳞倒影海成纹。
老僧诗罢闲欹竹,
幽士馀斋正卧云。
妙现镜中无一事,
世间从此罢挥斤。
天地渺小如一浮动的酒杯,
万物的形态在水面上分明可见。
虎脊山横卧,仿佛在排成队列,
鱼鳞的倒影在海面上绘成了花纹。
老僧写完诗后,悠闲地倚靠着竹子,
隐士在余暇的书斋中,正卧于云间。
镜中显现的妙境,根本没有任何事物,
从此世间的劳作都可以停止。
诗中提到的“老僧”和“幽士”可能暗示了隐士生活的理想,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淡泊明志、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态度。此外,诗中借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哲理,体现了一种道家思想的影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身处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背景中。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象和隐士生活为主题,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该诗作于隐逸生活的阶段,写作时可能受到周遭自然的启发,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采用了极具画面感的自然描写,展现出诗人对宇宙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开头以“乾坤渺渺”引入,便营造出一种渺小的宇宙观,体现出一种宇宙的浩瀚与个人的渺小。接着“万象分明水四濆”,则呈现出万物在水面上清晰可见的状态,似乎暗示着万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映照。
“虎脊横熔山作队,鱼鳞倒影海成纹”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和谐。此处的意象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也隐含着自然和谐的哲理。
后面的“老僧诗罢闲欹竹,幽士馀斋正卧云”则转向了人物描写,表现了隐士的闲适生活。这里的“倚竹”和“卧云”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追求一种超脱于世俗的自在。
最后两句“妙现镜中无一事,世间从此罢挥斤”则将整首诗推向了哲理的巅峰,表明了对物欲的放下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种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出一种道家哲学的思想。
“乾坤渺渺一浮尊”中的“渺渺”意为:
A. 广大
B. 渺小
C. 清晰
D. 模糊
“老僧诗罢闲欹竹”中“欹竹”指的是:
A. 靠近竹子
B. 倚靠竹子
C. 种竹子
D. 砍竹子
本诗表达的主题是:
A. 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权力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