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20
小隐精庐占一丘,趁行羁雁远相求。
豺狼当道谁青眼,兄弟它方俱白头。
问舍终同茅屋老,搘车聊共菊花秋。
碧云落日又分手,路细山长人更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隐居在一座小山丘上,心中对兄弟的思念。虽然我在这里安静地生活,但却渴望着远方的羁雁,期盼与兄弟重聚。可惜在前路上,有如豺狼般的障碍,让我无从依靠。而我的兄弟们也在他乡,已然白发苍苍。我想问你们的居所,或许我们终究会在简陋的茅屋中老去。一起聊聊秋天的菊花,虽说人生如逆旅,但我们彼此的陪伴便是安慰。碧蓝的天空与落日再次让我们分离,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让我愈加忧愁。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之际,诗人身处于玉山,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时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内心却充满对友情的向往。
这首诗以小隐的生活为背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写隐居的安宁与对远方兄弟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豺狼”这一意象,表达了人生路途中的艰难与险阻,兄弟间的默契与相知则成为一种精神支柱。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茅屋”和“菊花”象征着简单而美好的生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最后两句则以“碧云落日”作结,不仅加强了离别的感伤,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整个诗歌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隐居与思念,探讨了友情、孤独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豺狼”指代什么?
“问舍终同茅屋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