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学》

时间: 2025-05-07 07:03:52

诗句

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

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3:52

原文展示:

夜学 文同 〔宋代〕 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 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

白话文翻译:

已经获得了名声和地位,虽然可以放松,但还没有达到根本的源头,怎么敢停止学习呢? 在文字和一盏灯的陪伴下,我只能认为前世与学问有着深深的仇恨。

注释:

  • 已叨名第:已经获得了名声和地位。叨,谦词,表示自己不配。
  • 虽堪放:虽然可以放松。
  • 未到根原:还没有达到根本的源头。
  • 岂敢休:怎么敢停止。
  • 文字一床灯一盏:指在文字和一盏灯的陪伴下学习。
  • 只应前世是深雠:只能认为前世与学问有着深深的仇恨。深雠,深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学习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夜晚学习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学习的深刻理解。尽管已经获得了名声和地位,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认为学问是无止境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学习的深刻理解。诗中“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一句,既表现了作者的谦逊,又体现了他对学问的敬畏和追求。后两句“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则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痴迷和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对学问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虽然已经获得了名声和地位,但仍然不敢放松学习,因为他还没有达到学问的根本源头。
  2. 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

    • 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文字和一盏灯的陪伴下学习的情景,并幽默地认为前世与学问有着深深的仇恨,从而表达了对学问的痴迷和执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和“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两句均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学习的深刻理解。尽管已经获得了名声和地位,但作者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认为学问是无止境的。

意象分析:

  • 文字一床灯一盏:这个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夜晚学习的情景,文字和灯成为了他学习的伴侣,象征着学问的光明和指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同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学问的厌倦 B. 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C. 对学问的漠不关心 D. 对学问的恐惧

  2. 诗中“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一句的意思是? A. 已经获得了名声和地位,可以放松了。 B. 已经获得了名声和地位,但仍然不敢放松学习。 C. 还没有获得名声和地位,所以不敢放松学习。 D. 还没有获得名声和地位,所以可以放松了。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学问的执着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文同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夜学》与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但文同的诗更加幽默,而杜甫的诗更加沉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文同诗集》:这本书收录了文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临江仙十四首 其二 临江仙 客有谈后坪往事者,为赋四阕 其一 临江仙 山中见野梨花 临江仙 临江仙 得陶遗书,却寄 临江仙 咏絮 临江仙(尉姜补之托疾卧家作) 临江仙 临江仙 寒流初退,晨起口占 临江仙(西园右春亭新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泾渭自明 頁字旁的字 旧知 慢弛之阙 厄字旁的字 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狼牙箭 抨棋 刿目鉥心 晓声 云蒸础润 计不旋踵 素隐行怪 包含居的成语 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