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3:52
原文展示:
夜学 文同 〔宋代〕 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 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
白话文翻译:
已经获得了名声和地位,虽然可以放松,但还没有达到根本的源头,怎么敢停止学习呢? 在文字和一盏灯的陪伴下,我只能认为前世与学问有着深深的仇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学习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夜晚学习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学习的深刻理解。尽管已经获得了名声和地位,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认为学问是无止境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学习的深刻理解。诗中“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一句,既表现了作者的谦逊,又体现了他对学问的敬畏和追求。后两句“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则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痴迷和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对学问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
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学习的深刻理解。尽管已经获得了名声和地位,但作者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认为学问是无止境的。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文同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学问的厌倦 B. 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C. 对学问的漠不关心 D. 对学问的恐惧
诗中“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一句的意思是? A. 已经获得了名声和地位,可以放松了。 B. 已经获得了名声和地位,但仍然不敢放松学习。 C. 还没有获得名声和地位,所以不敢放松学习。 D. 还没有获得名声和地位,所以可以放松了。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