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8:13
原文展示:
飞泉山寺 文同 〔宋代〕
东城兀高峰,爽气浮翠微。 霞光射岩壁,中有寒泉飞。 上方金仙家,煌煌启双扉。 栏干出云表,目可了四围。 我来久不下,幡影移斜晖。 风吹月中桂,天香满人衣。 远渚凫雁落,前岭牛羊归。 尚此恋幽胜,不能手聊挥。
白话文翻译:
东城的高峰兀立,清新的空气在翠绿的山间浮动。 霞光照射在岩壁上,中间有寒冷的泉水飞溅。 高处的金仙居所,辉煌地开启了双门。 栏杆伸出云端,视野可以环顾四周。 我来到这里久久不愿离去,幡影随着斜阳移动。 风吹动月中的桂树,香气弥漫在我的衣裳。 远处的湖中小岛,野鸭和大雁落下,前方的山岭,牛羊归来。 我仍然留恋这幽静的美景,无法轻易挥手告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风格淡雅。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飞泉山寺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幽静美景的留恋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游览飞泉山寺时所作,通过对山寺周围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留恋,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飞泉山寺的幽静美景。诗中,“东城兀高峰,爽气浮翠微”开篇即展现了山峰的高耸和山间的清新空气,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霞光射岩壁,中有寒泉飞”进一步以霞光和寒泉的意象,增添了山寺的神秘和清凉感。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幡影移斜晖”、“风吹月中桂,天香满人衣”等细腻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这幽静美景的深深留恋。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留恋,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山寺周围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这幽静美景的深深留恋,以及对喧嚣尘世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兀高峰”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山峰 B. 低矮的山峰 C. 平坦的山峰 答案:A
“霞光射岩壁”中的“霞光”比喻什么? A. 阳光的灿烂 B. 月光的柔和 C. 星光的闪烁 答案:A
诗中的“金仙家”指的是什么? A. 仙人的居所 B. 寺庙 C. 皇宫 答案:B
“风吹月中桂”中的“月中桂”指的是什么? A. 月中的桂树 B. 地上的桂树 C. 月中的仙女 答案:A
诗的最后一句“尚此恋幽胜,不能手聊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美景的欣赏 B. 对美景的留恋 C. 对美景的厌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