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兴元府园亭杂咏 四照亭》

时间: 2025-05-07 05:04:43

诗句

峦岭附梁山,汀洲随汉水。

秋容上屏障,左右二百里。

此景谁能论,残霞独凭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4:43

原文展示:

兴元府园亭杂咏 四照亭 峦岭附梁山,汀洲随汉水。 秋容上屏障,左右二百里。 此景谁能论,残霞独凭几。

白话文翻译:

山峦依附在梁山之上,小洲随着汉水流淌。 秋天的景色如屏风般展开,左右绵延二百里。 这样的景色谁能评说,我独自倚着几案,凝视着残霞。

注释:

峦岭:连绵的山岭。 附:依附,靠近。 汀洲:水边的小洲。 随:随着,顺着。 秋容:秋天的景色。 屏障:比喻景色如屏风般展开。 左右:指景色的范围。 二百里:形容景色的广阔。 此景:这样的景色。 论:评说,议论。 残霞:傍晚的余霞。 独:独自。 凭几:倚着几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造诣。此诗创作于他在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任职期间,描绘了当地秋天的美景。

创作背景: 文同在兴元府任职期间,游览了当地的园亭,被秋天的景色所吸引,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兴元府秋天的壮丽景色。首句“峦岭附梁山,汀洲随汉水”通过山峦和小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次句“秋容上屏障,左右二百里”用“屏障”比喻秋景的广阔,形象生动。末句“此景谁能论,残霞独凭几”则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独到见解和深深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首句通过“峦岭”和“汀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和谐与宁静。 次句用“屏障”比喻秋景的广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壮丽。 末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独到见解和深深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修辞手法: 比喻:用“屏障”比喻秋景的广阔,形象生动。 拟人:“汀洲随汉水”赋予汀洲以动态,仿佛它随着汉水流淌。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兴元府秋天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峦岭:连绵的山岭,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永恒。 汀洲:水边的小洲,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残霞:傍晚的余霞,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峦岭”指的是什么? A. 连绵的山岭 B. 单独的山峰 C. 山谷 D. 山坡

  2. 诗中的“屏障”比喻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山峦 C. 汀洲 D. 汉水

  3. 诗中的“残霞”象征着什么? A. 时光的流逝 B. 自然的壮丽 C. 人生的短暂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傍晚的宁静景色,与文同的这首诗有相似的自然意境。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文同的《兴元府园亭杂咏 四照亭》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山中的宁静和隐逸之情,而文同的诗则展现了秋景的壮丽和诗人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收录了文同的其他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同的文学风格。

相关查询

游北园辄成二颂呈芳公长老 次韵 游龙门诗十二首·广化寺 晏相公西园雪后栽梅三首 其二 同邻几避暑景德 送洵阳王令之官 和尧夫思湖上秋时见寄 夫人阁四首 其一 送卫真晏太丞 和盈祖中散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瑞应灾异 执迷不返 称家有无 学潮 声朔 鬲字旁的字 名结尾的成语 食字旁的字 难割难舍 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四轮 昼夜兼行 辰字旁的字 小道消息 目瞤 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