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4:57
原文展示:
运判南园瞻民阁 文同 〔宋代〕 青都高与紫霄通,独此危栏望不穷。 万岭过云秋色里,一峰擎雪夕阳中。 檐楹晓落天仓月,窗户晴吹石阙风。 民吏安闲财赋足,管弦时复在层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站在南园瞻民阁上远眺的壮丽景色。青都与紫霄相连,只有这高耸的栏杆望不到尽头。无数山岭在秋色中穿过云层,一座山峰在夕阳下顶着雪。清晨,檐楹上落下天仓的月亮,晴朗时,窗户吹进石阙的风。民众和官吏生活安闲,财赋充足,管弦乐声不时在高空回荡。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担任运判(官职名)期间,游览南园瞻民阁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社会安宁的欣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文同担任运判期间,可能是在一个秋日的傍晚,他在南园瞻民阁上远眺,被眼前的自然美景所感动,同时感受到社会的安宁和繁荣,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远的视角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南园瞻民阁上的壮丽景色。首联通过“青都”与“紫霄”的比喻,展现了高远的天空,而“独此危栏望不穷”则表达了诗人对无限景色的向往。颔联和颈联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如“万岭过云”、“一峰擎雪”、“檐楹晓落天仓月”、“窗户晴吹石阙风”,生动地描绘了秋日的山景和清晨的月风,给人以美的享受。尾联则转向社会层面,表达了民众和官吏的安闲生活和财赋的充足,以及不时传来的管弦乐声,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社会安宁,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天空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繁荣的欣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青都”和“紫霄”指的是什么? A. 天宫 B. 山峰 C. 城市 D. 河流
诗中的“危栏”是什么意思? A. 危险的栏杆 B. 高耸的栏杆 C. 破旧的栏杆 D. 装饰的栏杆
诗中的“万岭过云”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岭在云层中穿行 B. 云层在山岭上飘过 C. 山岭被云层覆盖 D. 云层被山岭分割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