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明日雨中闻鹃二首》

时间: 2025-05-06 20:30:18

诗句

家轻授鳌灵,不拟再寻盟。

故业成荒址,中心饮恨声。

废兴犹反掌,今古总伤情。

最是初闻处,令人沾欲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0:18

清明日雨中闻鹃二首

原文展示:

家轻授鳌灵,不拟再寻盟。
故业成荒址,中心饮恨声。
废兴犹反掌,今古总伤情。
最是初闻处,令人沾欲倾。

白话文翻译:

家乡的轻松安逸已经移交给了他人,自己再也不想寻求昔日的承诺。
曾经的事业如今已成荒废的遗址,心中满是遗憾与哀恨的声音。
世事的兴废就像反掌一样简单,古今事物都令我伤感。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第一次听到的地方,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流泪。

注释:

  • 家轻:指家乡的轻松安逸。
  • 授鳌灵:将家乡轻松的生活交给了他人。
  • 故业:旧业,指曾经的事业或家业。
  • 荒址:荒废的地方。
  • 饮恨声:内心的遗憾与哀恨的声音。
  • 废兴:指事物的兴起与衰退。
  • 沾欲倾:感动得想要流泪。

典故解析:

  • 鳌灵:传说中的海神,象征着权势与地位的转移。
  • 反掌:比喻事物变化的迅速和简易,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公远,宋代诗人,擅长古诗,情感细腻,作品常带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色彩。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明时节,诗人感受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昔的追忆,正值春雨纷飞,情感愈加浓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故乡和往昔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感慨与无奈。开篇提到家乡的安逸生活已不复存在,作者不再寻求昔日的承诺,显示出一种无奈与放弃的态度。接着,诗人对自己曾经的事业感到失落,荒废的遗址成为心中永久的痛苦。诗中提到“废兴犹反掌”,表现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时光流转,兴衰成败不过是瞬间的事情。最后,诗人回忆起初次听到的地方,情感达到高潮,令人感动至极,想要泪流满面。这种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感受,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浓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家轻授鳌灵:诗人感叹自己家乡的轻松安逸已经被他人接管。
    2. 不拟再寻盟:对昔日承诺的放弃,显示出一种无奈与解脱。
    3. 故业成荒址:对曾经的事业的遗憾,表明了时光的无情。
    4. 中心饮恨声: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哀恨。
    5. 废兴犹反掌:揭示世事的变化之快,让人感慨万千。
    6. 今古总伤情:古今事物都让人感到伤感,生活的无常令人痛心。
    7. 最是初闻处:初次听到的地方是最令人感动的回忆。
    8. 令人沾欲倾:表达了想要流泪的情感,深刻而真挚。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废兴犹反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世事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围绕着对故乡和往昔的怀念,表达了对生活变迁的无奈与感伤,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遗憾与思考,充满了哲理和情感。

意象分析:

  • 家乡:象征着安逸和快乐的生活。
  • 荒址:代表着失落和遗憾的过去。
  • 泪水:情感的流露,象征着对往昔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家轻授鳌灵”是什么意思?
    A. 家乡的生活变得轻松
    B. 家乡的生活被他人接管
    C. 家乡的生活依然美好
    D. 家乡的生活变得艰难

  2. 诗人对往昔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充满希望
    B. 无奈与放弃
    C. 愤怒与抗争
    D. 忘却与释怀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的忧虑,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杨公远的诗则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研究论文和诗歌评论集。

相关查询

送袁伯长扈从上京 画鹤 家兄孟修父输赋南还 张令鹿门图 赤城馆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白鹤观 苏武慢·十载燕山 苏武慢·忆昔坡仙 苏武慢·对酒当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眼花心乱 小卖部 条结尾的成语 豆字旁的字 课堂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欠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招军榜 形孤影孑 谈吐如流 膏梁纨裦 魚字旁的字 万生 亠字旁的字 嚣张一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