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春日即事六首》

时间: 2025-05-01 10:03:38

诗句

远访夭桃映面红,俯临寒食困和风。

幽燕在昔多佳丽,应有留题外户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3:38

原文展示:

次韵春日即事六首
作者: 洪皓 〔宋代〕

远访夭桃映面红,俯临寒食困和风。
幽燕在昔多佳丽,应有留题外户中。

白话文翻译:

我远道而来,看到夭桃花映红了我的面庞,俯身临近寒食节,感受到微风的困扰。
在往昔的幽燕(今燕京)中有许多美丽的女子,想必她们也曾在外户上留下过题词。

注释:

字词注释:

  1. 远访:远道而来拜访。
  2. 夭桃:一种桃花,因其花色艳丽而生动。
  3. 映面红:映照着我的脸庞,显得红润。
  4. 寒食: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强调禁火冷食。
  5. 困和风:感到微风的困扰,形容春风的柔和却又有些乏力。
  6. 幽燕:古代指今北京地区,风景优美。
  7. 佳丽:美丽的女子。
  8. 留题:在某处留下题写的诗句或文字。
  9. 外户中:指户外的门户,表明题诗的地点。

典故解析:
“寒食”源于春秋时期的寒食节,传说与介之推有关,是为了纪念介之推而设立的节日。该节日有禁火冷食的传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公元1052年-1110年),字德明,号渔翁,北宋时期的诗人。洪皓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咏物等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日,正值寒食节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回忆往昔,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回忆的向往。首句“远访夭桃映面红”,以桃花的艳丽映衬诗人的情感,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俯临寒食困和风”则体现了春日微风拂面的惬意,同时隐含了寒食节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一种温柔的惆怅。后两句“幽燕在昔多佳丽,应有留题外户中”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回忆,仿佛将往昔的佳丽与春日的美景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感慨与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访夭桃映面红:远道而来,看到桃花盛开,映红了我的脸。
  2. 俯临寒食困和风:在寒食节时,微风轻拂,感到微微的乏力。
  3. 幽燕在昔多佳丽:在往昔的幽燕(今燕京)曾有许多美丽的女子。
  4. 应有留题外户中:想必她们曾在户外的门上留下过诗句。

修辞手法:

  • 比喻:夭桃的盛开比喻春天的美好。
  • 对仗:两句对仗工整,如“远访”与“俯临”,展现诗人工整的修辞技巧。
  • 意象:桃花、寒食节、佳丽等意象丰富,构建了春天的美丽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美丽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感伤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夭桃: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2. 寒食:代表传统文化与节日的情感。
  3. 幽燕:引发对故土和往昔的思念。
  4. 佳丽:象征青春与美好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夭桃”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
    B. 一种花
    C. 一种水果
    答案:B

  2. “寒食”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禁火冷食
    B. 吃饺子
    C. 放烟花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幽燕”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今广州
    B. 今北京
    C. 今南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生活的希望;而洪皓的这首诗则更侧重于对往昔的怀念与春天的感慨,两者都展现了自然之美,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以上内容对洪皓的《次韵春日即事六首》的解析、鉴赏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希望对学习和理解该诗有所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章升伯妻孺人挽诗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后阁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贵妃阁 次洪漕韵 其一 酬吴教程丞 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 老人晚得女真真又曾孙女金华皆再周而伤葬塔 三月晦东山 寿崔帅卿七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送旧迎新 爿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嗜痂之癖 觑定 鬯字旁的字 血统 或若 飞字旁的字 中西合璧 撒痴 不咸不淡 逐客令 艳结尾的成语 言而无信 八字旁的字 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