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5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51:22
寄卢端公同年仁炯,时迁都洛阳,新立幼主
上阳宫阙翠华归,百辟伤心序汉仪。 昆岳有炎琼玉碎,洛川无竹凤凰饥。 须簪白笔匡明主,莫许黄博少师。 惆怅宸居远于日,长吁空摘鬓边丝。
上阳宫中翠华归来,百官们伤心地排列着汉朝的礼仪。 昆仑山上有火焰,美玉破碎,洛河边没有竹子,凤凰饥饿。 必须戴上白笔来辅佐明君,不要允许黄博这样的人担任少师。 宫殿遥远如日,惆怅不已,只能空自叹息,摘下鬓边的白发。
作者介绍: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怀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迁都洛阳,新立幼主之时。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动荡和贤才不得其用的忧虑,以及对辅佐明君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上阳宫的景象和昆仑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贤才不得其用的深切忧虑。诗中“昆岳有炎琼玉碎”和“洛川无竹凤凰饥”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国家的危机和人才的困境。诗人呼吁辅佐明君,反对不称职的官员,体现了其忠诚和责任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贤才不得其用的忧虑,以及对辅佐明君的期望。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国家的危机和人才的困境,呼吁辅佐明君,反对不称职的官员,体现了其忠诚和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昆岳有炎琼玉碎”比喻什么? A. 国家的危机 B. 自然灾害 C. 战争 D. 疾病
诗中“洛川无竹凤凰饥”比喻什么? A. 人才的匮乏 B. 自然灾害 C. 战争 D. 疾病
诗中“须簪白笔匡明主”表达了什么? A. 对明君的忠诚 B. 对不称职官员的反对 C. 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D. 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答案:1. A 2. A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