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5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52:42
题竹石小画
作者: 程本立 〔明代〕
玉堂仙人松雪公,
写竹正似石室翁。
云林道人虽出后,
往往落笔生秋风。
吴人好书仍好画,
百年遗墨千金价。
比来何处得此图,
松雪云林此其亚。
娟娟嫩玉才数茎,
烟梢雨叶纵复横。
洞庭寒骨沈水底,
铁索下取蛟龙争。
却忆江南旧池馆,
笔床棋局何萧散。
一行作吏事便废,
十年不归梦欲断。
松雪子孙今几人,
云林弟子谁逼真?
得归故乡倘相觅,
竹枝挂我头上巾。
此诗描绘了一幅竹石小画,表达了作者对竹与石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提到了一位仙人,他的作品如同松雪一般清逸,笔法生动,仿佛秋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吴地的人既热爱书法也热爱绘画,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作者感慨,现今从何处能得见这样的作品,松雪与云林的景致已经难以寻觅。竹子嫩绿,细长的枝条在烟雨中交错,深藏在洞庭湖底的寒骨则令人神往。作者回忆起江南的池馆,笔床和棋局显得格外清幽,但一旦入仕则一切都被搁置,十年未归,梦中思绪万千。如今松雪的后代还有多少人,云林的弟子又有谁能达到如此境界?若能回到故乡,希望能在竹枝上挂上我的头巾。
作者介绍
程本立,明代诗人,精通书法和绘画,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表现其高洁的情操和对故乡的深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题竹石小画》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竹石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作。开篇以“玉堂仙人松雪公”引出诗人对艺术的崇敬,接着通过“写竹正似石室翁”,将竹子与石头的坚韧和高洁相提并论,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认同与赞美。诗中提到的“云林道人”则暗示了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在诗的中段,诗人对传世之作的追忆与渴求,流露出对艺术的执着与珍视。通过描绘“娟娟嫩玉才数茎”,展现出竹子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在说艺术需要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后半部分则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十年不归的失落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故乡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玉堂仙人”)、拟人(如“落笔生秋风”)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艺术的追求、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云林道人”指的是哪类人?
A. 文人
B. 隐士
C. 商人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忘却
B. 怀念
C. 失望
“十年不归梦欲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期待
B. 失落
C. 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程本立的《题竹石小画》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程本立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是豪放的情感表达,二者各具特色,互为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