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1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19:14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登高远望四海,天地显得何其广阔。
霜冻覆盖了万物,秋风吹拂着荒凉的寒意。
荣华富贵如东流之水,万事都是波澜起伏。
太阳被遮蔽,光辉不再,浮云的形态又是无常。
梧桐树上栖息着燕雀,枳棘丛中栖息着鸳鸯。
不如回归故里,剑歌相伴,行路实在艰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李白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符合他“将进酒,杯莫停”的豪情。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洒脱的个性和独特的诗风闻名,作品多表现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李白生活在唐代盛世,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使他常常感到无奈与孤独。本诗反映了他在高处望远时的思索与对人生的感悟。
本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所引发的哲思,开头“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便呈现出一种壮阔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广阔与追求。接下来的“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暗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与悲凉。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则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明富贵荣华如同流水般易逝,而世事如波涛般起伏不定,给人以警醒。接着“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白日被遮掩,象征着理想的破灭和光辉的消失,而浮云的无定则暗示着人生的不可捉摸。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安宁,似乎在对比人世的纷繁复杂。最后“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则是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外行路艰难之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引入,结合人生哲理,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李白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归归隐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与归隐生活的向往。李白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展现了其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荣华东流水”意指什么?
A. 荣华富贵如流水般短暂
B. 东边的流水很美
C. 诗人喜欢东边的水
D. 流水是人生的象征
诗的最后一句“剑歌行路难”的含义是?
A. 行路很简单
B. 诗人希望旅行
C. 行路艰难,表达人生的困境
D. 剑是武器,歌是乐器
“白日掩徂辉”中“掩”字的意思是什么?
A. 显现
B. 遮掩
C. 追逐
D. 反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古风 其三十九》与王维的《登高》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前者多用自然景象反映内心困境,后者则更注重自然与情感的结合。两者风格各异,但都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安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