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其六》

时间: 2025-08-03 15:45:55

诗句

龆龀携书册,成名天上回。

如公希世者,自古几人哉。

山薮讵宜去,功名看鼎来。

人间无伯乐,相马失龙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15:45:55

原文展示: 龆龀携书册,成名天上回。如公希世者,自古几人哉。山薮讵宜去,功名看鼎来。人间无伯乐,相马失龙媒。

白话文翻译: 童年时便携带着书册,成名后从天而降。像您这样稀世的人才,自古以来能有几人?山林隐居岂是您的归宿,功名富贵自会随之而来。世间没有伯乐,相马时失去了龙驹。

注释:

  • 龆龀(tiáo chèn):指童年时期。
  • 携书册:带着书籍,指勤奋学习。
  • 成名天上回:比喻成名之迅速,如同从天而降。
  • 希世者:稀世之才。
  • 山薮(sǒu):山林隐居之地。
  • 讵宜去:岂适合离去。
  • 看鼎来:比喻功名富贵自然到来。
  • 伯乐: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
  • 相马失龙媒:比喻在选拔人才时失去了杰出的人才。

诗词背景: 作者黄公度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是和友人宋永的诗作,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功名富贵的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展现了对其成就的钦佩。诗中“龆龀携书册,成名天上回”描绘了友人自幼勤奋学习,迅速成名的情景。后句“如公希世者,自古几人哉”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稀世之才。诗的下半部分则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看法,认为山林隐居不适合友人,功名富贵自会随之而来。最后两句“人间无伯乐,相马失龙媒”则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选拔人才机制的不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龆龀携书册”:描述友人自幼勤奋学习的情景。
    • “成名天上回”:比喻友人成名之迅速。
    • “如公希世者”:赞美友人为稀世之才。
    • “自古几人哉”:强调这样的才华自古罕见。
    • “山薮讵宜去”:认为山林隐居不适合友人。
    • “功名看鼎来”:预示功名富贵自会到来。
    • “人间无伯乐”:暗指社会缺乏识才之人。
    • “相马失龙媒”:比喻在选拔人才时失去了杰出的人才。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成名天上回”比喻成名之迅速。
    • 反问:如“自古几人哉”通过反问强调友人才华的罕见。
    • 象征:如“功名看鼎来”用鼎象征功名富贵。
  • 主题思想:赞美友人的才华,表达对功名富贵的看法,暗含对社会选拔人才机制的不满。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龆龀:童年时期,象征勤奋学习。
    • 书册:学习的工具,象征知识和才华。
    • 天上回:比喻成名之迅速,象征成功和荣耀。
    • 山薮:山林隐居之地,象征隐逸和超脱。
    • 鼎:古代象征权力和地位的器物,象征功名富贵。
    • 伯乐:相马专家,象征识才之人。
    • 龙媒:传说中的神马,象征杰出的人才。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龆龀携书册”描述了什么情景? A. 友人自幼勤奋学习 B. 友人成名后的荣耀 C. 友人隐居山林 D. 友人失去机会
    2. “如公希世者”中的“希世者”指的是什么? A. 普通人才 B. 稀世之才 C. 隐居之人 D. 相马专家
    3. “人间无伯乐,相马失龙媒”暗含了什么意思? A. 社会缺乏识才之人 B. 友人失去机会 C. 友人隐居山林 D. 友人成名后的荣耀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公度的其他诗作,如《题临安邸》。
    • 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这首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对自己或友人才华的赞赏,但黄公度的诗更多地涉及对功名富贵的看法。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黄公度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湘月 湘月 荷苞 湘月 题李洞庭先生所藏康南海遗札墨迹 湘月 其四 腊八前二日,写梅寿内,仍用前韵 湘月 其三 为叔通写朱梅,赋此,叠前韵,仍谱四声 湘月 其二 冬至子夜叠前韵 湘月 秋鹭 湘月 秋桐 湘月 秋柝 孤鸾 赋得石亭梅花落如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风吹 聿字旁的字 心术不正 日旰忘餐 朝不及夕 没干缠 支付手段 羽字旁的字 千妥万当 落榜 辛字旁的字 鹤唳华亭 包含橘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蚕的词语有哪些 王杨卢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