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周繇见嘲(一作和周为宪广阳公宴见嘲诗)》

时间: 2025-04-27 14:54:27

诗句

才甘鱼目并,艺怯马蹄间。

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

缚鸡方角逐,射雉岂开颜。

乱翠移林色,狂红照座殷。

防梭齿虽在,乞帽鬓惭斑。

傥恕相如瘦,应容累骑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4:27

原文展示

才甘鱼目并,艺怯马蹄间。
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
缚鸡方角逐,射雉岂开颜。
乱翠移林色,狂红照座殷。
防梭齿虽在,乞帽鬓惭斑。
傥恕相如瘦,应容累骑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才能如同鱼目那样稀少而混杂,而技艺在马蹄间显得怯懦。王谢门第的豪门初次飞入云霄,姬姜家族早已下山归隐。捆绑鸡只时为了争夺竞赛,射击野雉又何能得意?乱色的翠绿改变了森林的色调,狂放的红色照耀着座位显得更加深沉。尽管防梭的牙齿仍在,我却因恳求而感到羞愧。或许可以原谅相如的瘦弱,应该容纳那些骑士们的归来。

注释

  • 鱼目:比喻不值钱的东西,常用于形容才能平庸。
  • 马蹄间:在马蹄声中显得更加怯懦,形容技艺不精。
  • 王谢:指王氏和谢氏,都是当时著名的豪门家族。
  • 姬姜:指姬姜家族,属于名门望族,历史悠久。
  • 缚鸡方角逐:意指在比赛中捆绑鸡只,表示竞争的残酷。
  • 防梭:一种用于捕捉的工具,象征竞争者的锐利。
  • 相如:指司马相如,古代著名的诗人和辞章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段成式(约850—933),字子穆,唐代诗人,生于仕宦世家,曾任职于翰林院,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律。其作品多反映社会民生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士人群体对于自身才能和社会地位的反思之时。在权贵之间的竞争与攀比中,诗人以自谦的态度表达了对自己才艺的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身价值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段成式的《和周繇见嘲》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才能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微妙关系。首联“才甘鱼目并,艺怯马蹄间”,直接点出诗人对自身才能的不满与焦虑,表达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才能往往显得平庸与无力。接下来的联句则通过描绘王谢、姬姜等名门的光辉与自身的微弱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诗人对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的深刻反思。

“缚鸡方角逐,射雉岂开颜”,诗人通过比喻展现了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尽管有着极大的投入,却未必能获得真正的满足与快乐。此句也折射出诗人对于社会竞争的无奈和对自身处境的自嘲。

后面的“防梭齿虽在,乞帽鬓惭斑”,更是表现出诗人对逝去青春的惋惜与对他人评价的敏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社会、对自我的深邃思考,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才甘鱼目并:才华如同鱼目,混杂而不值。
    • 艺怯马蹄间:技艺在激烈的竞争中显得无能为力。
    • 王谢初飞盖:提到王谢两家初登场,象征着高贵与荣耀。
    • 姬姜尽下山:姬姜家族早已归隐,暗示着权力的更迭。
    • 缚鸡方角逐:捆鸡以便竞赛,表现竞争的残酷。
    • 射雉岂开颜:射击野雉又能带来何种欢喜?
    • 乱翠移林色:林中的颜色因混乱而改变,象征社会的纷乱。
    • 狂红照座殷:鲜艳的红色照耀着座位,增添了几分沉重感。
    • 防梭齿虽在:尽管竞争者依然存在。
    • 乞帽鬓惭斑:恳求他人的认可,却因自己的衰老而感到羞愧。
    • 傥恕相如瘦:或许可以原谅相如的瘦弱。
    • 应容累骑还:应当容纳那些骑士们的归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才能比作鱼目,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色彩的对比和植物的描绘,展现出竞争的复杂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身才能的反思,揭示了唐代文人对于社会竞争的无奈与焦虑,展现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名利的淡泊。

意象分析

  • 鱼目:象征平庸与不值。
  • 马蹄:代表竞争的激烈与残酷。
  • 王谢、姬姜:象征权贵与荣耀。
  • 缚鸡、射雉:体现竞争的残酷。
  • 乱翠、狂红:表现社会的复杂与多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才甘鱼目并”所表达的意思是?

    • A. 才能卓越
    • B. 才能平庸
    • C. 才能稀少
    • D. 才能丰富
  2. “缚鸡方角逐”中的“缚鸡”主要指什么?

    • A. 竞赛中的策略
    • B. 生活中的琐事
    • C. 诗人的自嘲
    • D. 社会地位的象征
  3. 诗中提到的王谢和姬姜主要象征了什么?

    • A. 一般百姓
    • B. 风光无限的名门
    • C. 诗人的朋友
    • D. 远古的传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段成式的作品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二者都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然而,段成式更侧重于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无奈,而白居易则表现出对友人的惜别与自然美的赞美,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太常引 寿李丞相 太常引·红尘白首尚羁縻 太常引 太常引 寿高右丞自上都分省回 太常引 送段信卿拜河东宪司经历 太常引 前题 菊花担 太常引 为汪奉御夫人寿日 太常引 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 太常引(呈昌甫) 太常引·青山憔悴锁寒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氏字旁的字 啮雪餐毡 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婿结尾的成语 退膘 四字头的字 枯鱼之肆 刀锯鼎镬 包含烦的词语有哪些 棱威 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排沙见金 爆竹 毗邻 轻骑简从 卤字旁的字 股战胁息 旡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