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4:27
才甘鱼目并,艺怯马蹄间。
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
缚鸡方角逐,射雉岂开颜。
乱翠移林色,狂红照座殷。
防梭齿虽在,乞帽鬓惭斑。
傥恕相如瘦,应容累骑还。
这首诗写道:才能如同鱼目那样稀少而混杂,而技艺在马蹄间显得怯懦。王谢门第的豪门初次飞入云霄,姬姜家族早已下山归隐。捆绑鸡只时为了争夺竞赛,射击野雉又何能得意?乱色的翠绿改变了森林的色调,狂放的红色照耀着座位显得更加深沉。尽管防梭的牙齿仍在,我却因恳求而感到羞愧。或许可以原谅相如的瘦弱,应该容纳那些骑士们的归来。
作者介绍:段成式(约850—933),字子穆,唐代诗人,生于仕宦世家,曾任职于翰林院,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律。其作品多反映社会民生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士人群体对于自身才能和社会地位的反思之时。在权贵之间的竞争与攀比中,诗人以自谦的态度表达了对自己才艺的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身价值的深刻理解。
段成式的《和周繇见嘲》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才能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微妙关系。首联“才甘鱼目并,艺怯马蹄间”,直接点出诗人对自身才能的不满与焦虑,表达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才能往往显得平庸与无力。接下来的联句则通过描绘王谢、姬姜等名门的光辉与自身的微弱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诗人对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的深刻反思。
“缚鸡方角逐,射雉岂开颜”,诗人通过比喻展现了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尽管有着极大的投入,却未必能获得真正的满足与快乐。此句也折射出诗人对于社会竞争的无奈和对自身处境的自嘲。
后面的“防梭齿虽在,乞帽鬓惭斑”,更是表现出诗人对逝去青春的惋惜与对他人评价的敏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社会、对自我的深邃思考,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身才能的反思,揭示了唐代文人对于社会竞争的无奈与焦虑,展现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名利的淡泊。
诗词测试:
诗中“才甘鱼目并”所表达的意思是?
“缚鸡方角逐”中的“缚鸡”主要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王谢和姬姜主要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