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5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53:40
桃源僧舍看花
作者:段成式〔唐代〕
前年帝里探春时,
寺寺名花我尽知。
今日长安已灰烬,
忍能南国对芳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怀念和对国家沦陷的感慨。前年我在都城探春时,各个寺庙的名花我都熟悉;而今长安已经化为灰烬,怎能忍心在南国对着美丽的花枝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提到的“长安”是唐代的都城,代表着繁华与盛世,而“灰烬”则象征着国家的沦陷。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段成式,唐代诗人,字仲明,号竹山,活动于盛唐时期,擅长写诗、词。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唐朝末年,正是国破家亡之际,诗人身处动荡之中,思念往日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无奈与惋惜。
这首诗以其简练而深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回忆与对国家破碎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前年在长安的春游,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繁华与生机,寺庙中绽放的名花,令人向往。而后两句则是急转直下的情感反差,长安在战乱中化为废墟,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深切的悲痛。全诗在结构上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出历史的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邃,读来令人心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怀念与对国家沦陷的悲痛,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前年”是指哪一年?
A) 去年
B) 两年前
C) 三年前
D) 四年前
诗人对“长安”的感情是怎样的?
A) 自豪
B) 怀念与惋惜
C) 无所谓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名花”主要指什么?
A) 书籍
B) 宗教
C) 花卉
D)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春望》相比,段成式的《桃源僧舍看花》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历史的沉痛。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的表达上却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桃源僧舍看花》这首诗的意蕴及其背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