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7: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7:00:09
题僧壁
有僧支颊撚眉毫,
起就夕阳磨剃刀。
到此既知闲最乐,
俗心何啻九牛毛。
一位僧人支着腮帮,轻轻撚着眉笔,
起身时夕阳正好,正在磨剃刀。
来到这里才明白,悠闲才是最快乐的,
而俗世的心思比九牛还要多。
作者介绍:段成式(约公元803年-约865年),唐代诗人,字子初,号云谷,晚号青溪居士,著有《段成式诗集》。他生活在唐代中后期,正值社会变迁与文化繁荣时期,作品多描绘山水、闲适生活,体现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段成式游历寺庙时,目睹僧人清净的生活,产生了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不屑。
《题僧壁》通过描绘一位僧人的闲适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位僧人的形象,诗人用“支颊”和“撚眉毫”这两个细节塑造出僧人的淡泊与从容,表现出一种深思熟虑的态度。接着,夕阳的描绘不仅美化了场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宁静。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悟,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悠闲才是最快乐的,而世俗的欲望则如同“九牛毛”般繁杂且无用。这种对比强化了诗的中心思想:宁静的心灵比世俗的追求更为珍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闲适生活的快乐,对比世俗烦恼的无用,反映出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九牛毛”比喻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