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9:25
扬州杂诗 其二
廿四桥边迹已尘,
几家园馆互争新。
林峦出没难为画,
山水零星亦可人。
地夹江淮据形势,
土兼南北见精神。
雨丝风片娇无那,
谁起王郎赋冶春。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的美丽景色和历史遗迹。二十四桥旁边的痕迹已经被尘土覆盖,多少家园林互相争妍斗丽,令人目不暇接。山林的起伏变化难以用画笔描绘,零散的山水景致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的地势夹在江淮之间,彰显出独特的风貌,南北文化交融,展现出地方的精神气质。细雨和春风轻柔如丝,无法形容其娇美,想必是王郎的才情在这春日里再度吟咏。
作者介绍:
师范,清代诗人,生于扬州,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背景为扬州繁华的市井文化及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
《扬州杂诗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扬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诗的开头提到“廿四桥边迹已尘”,这一句不仅引入了场景,同时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二十四桥作为扬州的标志,象征着文化的深厚。接着“几家园馆互争新”,则表现出扬州的繁华与生机,园林之间的竞争更显得生动有趣。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通过“林峦出没难为画”的句子,突出了自然之美的复杂性与难以捕捉之处,展现出深邃的艺术审美。
诗中“地夹江淮据形势”,描绘了扬州的地理位置,展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与精神的体现。最后两句“雨丝风片娇无那,谁起王郎赋冶春”,将自然景色与文学才能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王维的追思,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流畅而富有层次感,通过对景的描绘引发对情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美的独特领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扬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扬州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廿四桥”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景点?
A. 北京
B. 扬州
C. 西安
诗中提到的“王郎”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园馆”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风光
B. 繁华与生机
C. 个人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资料对于深入理解清代诗词及其背景、风格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