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3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39:04
题蹴鞠图 作者:师范 〔清代〕
尺幅淋漓足生意,写出开宝年间事。
开宝君臣好身手,政平往往共游戏。
笑语声疑闻九天,祥云护衣日照地。
绝技宁输曹子桓,余风直到宣和帝。
黄袍一加十国净,玉斧偶挥六诏弃。
笼行虎步果英物,兄终弟及留秘记。
半部书传赵韩王,双圈眼识党太尉。
惟石暨楚皆可儿,回军都与陈桥议。
散锦团花极飞扬,赶星捉月分向背。
头筹夺得争欢呼,幺䯢亦可关神器。
君不见,一球起,一球落,两旁观者俱不弱。
五朝八姓如弈棋,仓卒李鸦连郭雀。
习劳宁厌筋力痡,投石超乘终嫌粗。
须眉顾盼森欲活,媲美成周无逸图。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蹴鞠(古代足球)这一运动,以及它在开宝年间的风采。在这幅画面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君臣间的亲密关系和他们的运动天赋。欢声笑语仿佛传到九天之上,祥云护佑着运动员,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即便绝技不及曹子桓(曹操的儿子),但风采依然流传到后来的宣和帝时期。诗中提到黄袍与六诏的历史背景,显示出运动的盛行及其社会影响力。
最后,诗人感叹观众的热情与参与,仿佛在说:这场游戏不仅仅是运动,更是历史的缩影,似乎每一个人都是这场盛事的一部分。
作者介绍:师范,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社会风俗的观察和对历史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稳定与繁荣的时期,蹴鞠作为一种流行的体育活动,反映了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
《题蹴鞠图》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蹴鞠作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运动的热爱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赞美。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让人感受到运动的激情与活力。诗中提及的历史人物与典故,既增强了诗的厚重感,也让读者在欣赏运动之美的同时,体会到历史的深邃。
此外,诗中表现出的争先恐后、欢声笑语的场面,反映了社会的和谐与欢乐,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运动的画卷,更是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蹴鞠这一运动,表现了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欢乐,展现了历史背景下的人文关怀与友谊的珍贵。
诗词测试: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