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3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39:11
作者: 荣光河 〔清代〕
层檐滴新雨,隔岸响奔泷。
绣石苔阶碧,衔泥语燕双。
帘开风动竹,人静鸟窥窗。
霁景登高得,遥钟听晓撞。
新雨过后,屋檐滴水,隔着河岸传来急流奔涌的声音。
雕刻的石头上覆盖着青苔,燕子衔着泥土在双双低语。
窗帘打开,微风摇动竹子,屋内安静,鸟儿在窗外窥视。
在晴朗的天气中登高远望,远处的钟声传来,听到晨钟的撞击。
作者介绍:荣光河,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后初晴的清晨,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新霁》是一首描绘雨后清晨景象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开篇的“层檐滴新雨”引入了雨后的清新气息,透过声音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韵律。接下来的“隔岸响奔泷”则通过对水流的描写,增添了动感与生机,这种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静谧而又充满活力的环境中。
“绣石苔阶碧,衔泥语燕双”的描写中,诗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石阶上青苔的生机和燕子衔泥的画面,展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延续,而这种生动的场景无疑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
“帘开风动竹,人静鸟窥窗”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竹子随风轻轻摇动,鸟儿在窗外的窥视,宛如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最后两句“霁景登高得,遥钟听晓撞”,在晴朗的天气中,诗人感受到一种高远的心境,晨钟的声音则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给予人们新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层檐滴新雨”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绣石苔阶碧”中的“绣石”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遥钟”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