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8:10
夜泊吴江
作者: 万友正 〔清代〕
棹倚水云外,秋生淡霭中。
廉纤篷断雨,舶趠雁回风。
鱼浦明村火,芦花隐钓翁。
客怀愁不寐,江岸听吟虫。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吴江夜泊时的景象与心情。作者倚靠在船上,远望水天相连的地方,秋天的淡淡雾霭笼罩着周围。雨水已停,轻舟已离开,船上有雁在风中回旋。水边的村落灯火明亮,芦苇丛中隐约可见钓鱼的老翁。身为旅客的作者因思乡之情辗转难眠,耳边传来江岸上虫鸣的声音。
作者介绍:万友正,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可能因旅途劳顿而感到孤独和思乡之愁,恰逢吴江秋夜的宁静与美丽,激发了他的情感。
《夜泊吴江》是一首典型的描写秋夜景色与人情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秋夜美景。开头的“棹倚水云外”与“秋生淡霭中”,勾勒出了一幅朦胧的画面,似乎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场景。诗中“廉纤篷断雨”一句,隐含着旅途的艰辛与感伤,正是这种对旅途的思考,使得诗人对周围的景色产生了更深的体悟。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村庄的灯火与隐约的钓翁,传达出一种温暖的乡愁情感。在“客怀愁不寐”这句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作为一个旅客的孤独与惆怅。最后以“江岸听吟虫”结束,既是对虫鸣的感知,也象征着诗人在孤独中寻求内心的安慰。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浓厚的乡愁与孤独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棹倚水云外”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江岸听吟虫”表明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