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7:01
西江月(天祐遣饷牡丹,侑以新词,次韵为谢)
为爱脸边著晕,更怜肌里生香。
此花端合占年芳。两朵那堪一样。
自叹思归陶令,忽逢好事彭郎。
朋来异卉与名章。击节何妨叹赏。
为了喜爱那脸上的红晕,更加怜惜肌肤中散发的香气。
这朵花正好占据了年华的芳香;两朵花怎能相比呢?
我自叹思归的陶渊明,忽然遇到美事的彭郎。
朋友来访带来了不同的花卉与名章,
击节欣赏,何妨叹息与欣赏呢?
作者介绍:郭应祥,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其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一次与友人聚会时创作,因朋友带来美丽的牡丹花而引发的思考,借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过往的怀念。
本诗以牡丹花为主线,描绘了花的美丽与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开篇以“为爱脸边著晕”引入,表现出对美的直接感受,鲜明的色彩与香气让人沉醉。接着通过对花的比较,突显出每朵花的独特,强调了独一无二的美感。诗中提到的陶渊明与彭郎,分别象征了隐逸与美好缘分,寓意深远。整首诗在轻松的氛围中,表达了对人生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对友谊的赞美。通过细腻的笔触,郭应祥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完美结合,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表达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
诗词测试:
本诗中,红晕象征什么?
A. 青春与活力
B. 哀伤与失落
C. 富贵与荣耀
诗中提到的“陶令”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击节何妨叹赏”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不屑一顾
B. 欣赏与赞美
C. 失望与离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隐逸思想与对自然情感的表达上的异同。郭应祥的诗更侧重于人际关系与美好瞬间的珍惜,而陶渊明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