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55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
看天上多少浮云。
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
能几字尽殷勤。
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
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这份恨就像新生的恨一样,新的恨又在不停地滋生。
仰望天空,浮云成群。
江南的美丽景色,在落花的时节又再次见到了你。
昨夜风雨交加,春天的归来似乎想要留住人。
酒杯如海,君子如玉,诗歌如锦,笔墨如神。
能否用几字表达我的殷勤呢?
江天渐渐暗淡,何时能再次与你细细讨论?
在绿杨的阴影下,听着阳关的门在黄昏时分轻轻合上。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语言奔放,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千年调 其二 送杜叔高》创作于辛弃疾的晚年,正值南宋的动荡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话式的表达,展现了辛弃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篇用“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引入情感的主题,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江南的美丽景致与落花的时节象征着美好与哀愁的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中,春天的归来与风雨的交加形成鲜明对比,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后半部分,诗人以“尊如海,人如玉”描绘了友人的高洁品德,流露出对友人深厚的敬意。最后,诗人用“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表达了对未来再相聚的渴望,整体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整首诗歌通过对友人深情的送别,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辛弃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中“恨如新”意指什么?
“尊如海,人如玉”中“人如玉”形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