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8:59
万寿寺
潘曾莹 〔清代〕
门外即西山,山势莽回互。
门内尽奇石,石气积云雾。
遥青与近绿,朝暮各殊趣。
坐卧于其间,割然得奇悟。
谡谡松风来,天籁此中度。
据石看青山,遐情引烟素。
在门外便是西山,山势苍莽盘回交错。
在门内则是奇特的岩石,石间的气息聚集着云雾。
远处的青色与近处的绿色,朝夕之间各有不同的趣味。
在这样的环境中坐卧,恍然得到了奇妙的领悟。
松风轻轻吹来,这里传来了天籁之音。
倚着石头看青山,思绪飘渺似烟云。
潘曾莹,清代诗人,以其诗歌的自然描写和深邃哲理著称。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万寿寺》创作于潘曾莹游览万寿寺期间,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山水的赞美以及在自然中感悟人生的哲学思考。
《万寿寺》以其生动的自然描写与哲理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诗的前四句通过对西山和奇石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壮丽与神奇的自然景观。西山的“莽回互”给人以雄伟的感觉,奇石的“积云雾”则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观景,更是思考,在这奇妙环境中,坐卧之间,感悟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清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后四句则从声音和意象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主题,松风的“谡谡”声和“天籁”的音乐感,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共鸣,仿佛自然在与人对话,启迪人们的智慧。通过“据石看青山”,诗人引导读者从具体的自然景物出发,升华到对于人生与宇宙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思绪的飘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意义。
全诗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理念,强调自然对人心灵的启迪与感悟,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万寿寺》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潘曾莹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西山”形容了什么?
a) 迷人的景色
b) 高大壮丽的山势
c) 藏匿的奇石
d) 深邃的湖泊
“谡谡松风来”中的“谡谡”指的是什么?
a) 风的声音
b) 水的流动
c) 叶子的沙沙声
d) 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