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4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0:51
天池马不到,岚壁鸟才通。
百顷青云杪,层波白石中。
郁纡腾秀气,萧瑟浸寒空。
直对巫山出,兼疑夏禹功。
鱼龙开辟有,菱芡古今同。
闻道奔雷黑,初看浴日红。
飘零神女雨,断续楚王风。
欲问支机石,如临献宝宫。
九秋惊雁序,万里狎渔翁。
更是无人处,诛茅任薄躬。
在天池之畔,马儿无法到达,只有云霭中的鸟儿偶尔飞过。
百亩的青云在空中荡漾,层层波浪环绕着白色的石头。
郁郁葱葱的气息在空中飘动,萧瑟的寒风渗透了天空。
正对巫山耸立,兼有夏禹治水的功绩。
鱼龙的开辟在那儿,菱芡的景象古今如一。
我听说雷声轰鸣,初见时仿佛在沐浴红日。
神女的雨水飘零,楚王的风声时断时续。
想要询问那块支机石,就像进入了献宝的宫殿。
九秋时节惊飞的雁群,万里之外垂钓的渔翁。
更是没有人烟的地方,削茅草以供薄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现实主义著称,关注社会民生,反映历史风云及个人遭遇,作品风格多样,情感深邃。
创作背景:
《天池》写于杜甫流亡生涯中的某个阶段,诗人身处高山湖泊之地,感受自然之美与人生的孤独,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考。
《天池》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抒发情感的诗作。诗的开篇“天池马不到,岚壁鸟才通”,表明了诗人置身于高山之中,马匹无法到达的幽静之地,而只有鸟儿在云雾中穿行,传达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寂静感。接下来的“百顷青云杪,层波白石中”则展现了青云与白石的对比,象征着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杜甫通过描绘天池的壮丽景色,表达出对自然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间纷扰的淡然。诗中提到的“夏禹功”,使人联想到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暗示着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后面的“漂零神女雨,断续楚王风”则通过神话与历史的结合,进一步升华了诗的意境,使之更加深邃。
最后,诗的结尾“更是无人处,诛茅任薄躬”不仅传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也反映了对自然的归宿和对生命的思考,给予人以深刻的启发和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天池的壮丽与孤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性与诗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夏禹”代表什么?
a) 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b) 诗人的朋友
c) 一种植物
“飘零神女雨”中“神女”意指什么?
a) 仙女
b) 诗人
c) 动物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天池与高山
b) 城市与繁华
c) 战争与历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