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41
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
季秋时欲半,九日意兼悲。
江水清源曲,荆门此路疑。
晚来高兴尽,摇荡菊花期。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席子上插满了茱萸香袋,漂浮在水上的荷花已经衰败。此时已是秋季的中段,重阳节的到来让我倍感忧伤。江水清澈而曲折,荆门的这条路让我心生疑惑。晚来时分,欢乐已尽,面临菊花的盛开期,我的心情感到无比沉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生于公元712年,卒于770年,生活在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的苦难和自己对国家的忧虑。
《九日曲江》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悲伤。
《九日曲江》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作,诗人在重阳节的背景下,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诗的开头“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通过茱萸的芳香和衰败的荷花,展现出节日的气氛却又隐含着时光的无情。接着,诗人通过“季秋时欲半,九日意兼悲”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岁月匆匆的感慨和重阳节带来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以清澈的江水作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气氛。“晚来高兴尽,摇荡菊花期”更是点明了诗人对快乐的渴望与失落,菊花本应象征着长寿与美好,却在此时成为诗人忧伤情感的载体。
这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出杜甫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社会生活的敏感观察。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在节日里所产生的孤独与忧伤的情感。
《九日曲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
诗中“江水清源曲”意在表达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