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时间: 2025-05-01 12:52:00

诗句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

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

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52:00

原文展示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
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
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白话文翻译

自从你到荆州府,我收到了几封信。
赞美椒香的诗句增添了讽刺与感慨,
禁火的日子里却没有欢娱的卜筮。
船只的行驶因人而动,身体的疲惫借杖来支撑。
天旋地转,夔子国在远方,春天临近岳阳湖。
太阳升起,南方传来喜讯,
北方却因忧伤而叹息。
飞鸟在空中鸣叫,密密地掠过芦苇丛。
世俗虽薄,江山依旧美好,
但时局艰难,草木也因此复苏。
冯唐虽然来得晚,
但最终还是渴望能到达皇都。

注释

  • 自汝:自从你。
  • 荆府:指荆州府。
  • 颂椒:赞美椒香的诗句。
  • 禁火:禁火的日子。
  • 夔子国:夔子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遥远的地方。
  • 冯唐:指冯唐,唐代的一位诗人,晚年才有所成就,象征努力追求理想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尤其以现实主义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社会现象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社会动荡不安。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个人情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了杜甫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时代的敏锐感知。诗的开头便以“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引入,展示了一种亲切的交流感,仿佛在诉说着与友人的情谊和对生活的思考。接下来的“颂椒添讽咏”,则体现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仍然保持的文人风骨,他用诗歌来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十分丰富,岳阳湖的美丽景色与“俗薄江山好”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结尾的“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坚持与追求,即使在逆境中,依然渴望能有所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从你到荆州府后,来信屡次呼唤我。
  •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赞美椒香的诗句增添了讽刺与感慨,禁火的日子里却没有欢娱的卜筮。
  •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船只的行驶因人而动,身体的疲惫借杖来支撑。
  • 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天旋地转,夔子国在远方,春天临近岳阳湖。
  •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太阳升起,南方传来喜讯,北方却因忧伤而叹息。
  • 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飞鸟在空中鸣叫,密密地掠过芦苇丛。
  •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世俗虽薄,江山依旧美好,但时局艰难,草木也因此复苏。
  •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冯唐虽然来得晚,但最终还是渴望能到达皇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作舟楫与水流,寓意生命的流动与困境。
  • 拟人:将草木赋予生命,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体现了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个人情感与现实困境交织,表现了杜甫对故国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社会动荡中的坚持与奋斗。诗中流露出的深切情感,使得整体意境更加深沉,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府:象征着家乡,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
  • 岳阳湖:美丽的自然景观,寓意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 冯唐: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坚持与努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荆府”是指哪个地方?

    • A. 长安
    • B. 荆州
    • C. 洛阳
  2. “冯唐虽晚达”中的“冯唐”指的是?

    • A. 一个历史人物
    • B. 诗人的朋友
    • C. 一个虚构的角色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杜甫的这首诗更为沉郁,突出了对时局的忧虑,而王之涣则在乐观中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生的豪情。两者风格不同,却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分歧四绝呈及甫 寿崔帅卿七绝 答王仲钧两首 朝中措·翠盆红药护觥筹 丁谓 夕阳 谨和老人赋牛尾狸 其二 答及甫和 其一 春风堂左偏郑宣抚诗刻犹存程季允次韵亦赋 寓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泝的词语有哪些 羽旄之美 言者弗知 人字头的字 无功而返 齿字旁的字 执柯作伐 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生产过剩 厄日 瓜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龙虎风云 引题 不甘后人 起税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