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5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52:00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
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
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自从你到荆州府,我收到了几封信。
赞美椒香的诗句增添了讽刺与感慨,
禁火的日子里却没有欢娱的卜筮。
船只的行驶因人而动,身体的疲惫借杖来支撑。
天旋地转,夔子国在远方,春天临近岳阳湖。
太阳升起,南方传来喜讯,
北方却因忧伤而叹息。
飞鸟在空中鸣叫,密密地掠过芦苇丛。
世俗虽薄,江山依旧美好,
但时局艰难,草木也因此复苏。
冯唐虽然来得晚,
但最终还是渴望能到达皇都。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尤其以现实主义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社会现象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社会动荡不安。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个人情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了杜甫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时代的敏锐感知。诗的开头便以“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引入,展示了一种亲切的交流感,仿佛在诉说着与友人的情谊和对生活的思考。接下来的“颂椒添讽咏”,则体现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仍然保持的文人风骨,他用诗歌来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十分丰富,岳阳湖的美丽景色与“俗薄江山好”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结尾的“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坚持与追求,即使在逆境中,依然渴望能有所成就。
全诗围绕个人情感与现实困境交织,表现了杜甫对故国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社会动荡中的坚持与奋斗。诗中流露出的深切情感,使得整体意境更加深沉,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诗中提到的“荆府”是指哪个地方?
“冯唐虽晚达”中的“冯唐”指的是?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答案: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杜甫的这首诗更为沉郁,突出了对时局的忧虑,而王之涣则在乐观中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生的豪情。两者风格不同,却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