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5:55
原文展示:
谢公曾步处,石鼓尚依然。地狭川多涨,山高浦欲旋。不因诗句说,更复有谁傅。怀望徘徊久,寒郊起暮烟。
白话文翻译:
谢公曾经走过的地方,石鼓依然如故。地方狭窄,河流常常泛滥,山峰高耸,港口似乎要旋转。如果不是因为诗句的描述,还有谁能传承这些呢?怀着思念,久久徘徊,寒凉的郊外升起了暮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这首诗可能是徐玑在游历石鼓山时,受到谢灵运的影响,感慨时光流转,自然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玑在游历石鼓山时所作,表达了对谢灵运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石鼓山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石鼓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壮美和历史的沧桑。诗中“谢公曾步处,石鼓尚依然”一句,既表达了对谢灵运的怀念,也暗示了自然景物的恒久不变。“地狭川多涨,山高浦欲旋”则进一步以具体的地理特征来强化这种恒久感。后两句“不因诗句说,更复有谁傅。怀望徘徊久,寒郊起暮烟”则抒发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诗句传承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景物的敬畏和对历史的追忆。通过对石鼓山的描绘,表达了自然景物的恒久不变和人事的变迁,以及对诗句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谢公”指的是谁? A. 谢灵运 B. 谢安 C. 谢朓 D. 谢混
“石鼓尚依然”中的“石鼓”指的是什么? A. 石鼓山 B. 石鼓文 C. 石鼓乐器 D. 石鼓石碑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自然景物的恒久不变? A. 谢公曾步处 B. 石鼓尚依然 C. 地狭川多涨 D. 山高浦欲旋
“怀望徘徊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思念 D. 愤怒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