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3:16
玉津春水如蓝。宫柳毵毵。桥上东风侧帽檐。记佳节约是重三。飞楼十二珠帘。恨不贮当年彩蟾。对构雨廉纤。愁随芳草,绿遍江南。
春天的玉津水清澈如蓝,宫中的柳树轻柔垂下。桥上东风轻轻吹动着帽檐,仿佛在记忆着那美好的节日,应该是重三节。飞楼上悬挂着十二条珠帘,令人惋惜的是无法保存当年那美丽的彩蟾。雨中的楼阁显得格外纤细,愁苦随芳草而生,江南的绿意满眼。
贺铸(约1052-1125年),字承芳,号秋水,宋代诗人,主要以词著称。其词风华丽,情感细腻,善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色。贺铸在词作中常用多种修辞手法,使其作品充满了音乐感和画面感。
本诗创作于宋代春季,正值花开草绿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美好节日的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生活气息和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怨三三·玉津春水如蓝》一词以其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深深吸引人。开篇以“玉津春水如蓝”描绘出春天水色的清澈,接着“宫柳毵毵”展现了柳树柔美的姿态,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温柔而富有生机的基调。诗人通过“桥上东风侧帽檐”引入了春风的意象,体现了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接下来的“记佳节约是重三”则将诗人对美好节日的怀念表达得淋漓尽致,重三节象征着团圆与欢庆。随着“飞楼十二珠帘”的描写,诗人将目光转向高楼,珠帘的细腻与华丽让人不禁想象其中的美好。然而,紧接着“恨不贮当年彩蟾”一句则转为惋惜,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流逝青春的无奈。最后“愁随芳草,绿遍江南”,以景抒情,愁苦随草而生,尽管春色满眼,却难掩内心的忧伤。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层次分明,情感的变化自然流畅,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内心的忧伤。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反映了对节日的向往和对青春流逝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
“玉津春水如蓝”中的“玉津”指的是什么?
“记佳节约是重三”中的“重三”指的哪个节日?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