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放歌》

时间: 2025-05-02 18:45:03

诗句

余云衢,汝亦堂堂七尺躯。

二十脱颖荐乡书,三十挟筴上公车。

玉堂金马此何地,容汝久玷承明庐。

从汝执经已三载,天子不肯临石渠。

吁嗟乎,汝既无封侯骨,拜相须。

汝又不能投笔远击西月氐,请缨生缚左单于,漫言虎可绣龙可屠。

屠龙绣虎竟何益。

况汝冥顽一技无。

逐队随行成底事羞作。

昂藏一丈夫。

汝不见海上駼,辕下驹,一旦受君牧与刍,为君万里争驰驱。

少府金钱原膏血,太仓粟米烦徵输。

念汝何功敢窃食,十六年来真如鼯。

如此素餐神所忌,去夏一病几长徂。

即今不死亦借住,鬓发衰残成朽株。

汝今不去将安需,岂合中朝偶权贵,好归田畔逐樵渔。

卫河之浒茅可诛,且营菟裘为汝居。

贵何须誇赵孟,富何须羡陶朱。

过眼富贵总石火,从今且自脱樊笯。

三家市里堪沽酒,五亩园中可荷锄。

免使短才污齿颊,肯教乌帽笑头颅。

诸公自是时稷契,懒人但放歌唐虞。

归去乎,归去乎,不然天厌人亦厌,临崖勒马将焉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5:03

原文展示

放歌
作者:余继登 〔明代〕

余云衢,汝亦堂堂七尺躯。二十脱颖荐乡书,三十挟筴上公车。玉堂金马此何地,容汝久玷承明庐。
从汝执经已三载,天子不肯临石渠。吁嗟乎,汝既无封侯骨,拜相须。
汝又不能投笔远击西月氐,请缨生缚左单于,漫言虎可绣龙可屠。屠龙绣虎竟何益。
况汝冥顽一技无。逐队随行成底事羞作。昂藏一丈夫。
汝不见海上駼,辕下驹,一旦受君牧与刍,为君万里争驰驱。
少府金钱原膏血,太仓粟米烦徵输。念汝何功敢窃食,十六年来真如鼯。
如此素餐神所忌,去夏一病几长徂。即今不死亦借住,鬓发衰残成朽株。
汝今不去将安需,岂合中朝偶权贵,好归田畔逐樵渔。
卫河之浒茅可诛,且营菟裘为汝居。贵何须誇赵孟,富何须羡陶朱。
过眼富贵总石火,从今且自脱樊笯。
三家市里堪沽酒,五亩园中可荷锄。
免使短才污齿颊,肯教乌帽笑头颅。
诸公自是时稷契,懒人但放歌唐虞。
归去乎,归去乎,不然天厌人亦厌,临崖勒马将焉如。


白话文翻译

我说,你也应该是一个堂堂七尺的男子汉。二十岁时,你才华出众,获得了乡里的推荐;三十岁时,才华横溢,能够登上公车。可是你如今却在这玉堂金马的地方,何以久留在承明的庐舍中?

我跟随你读书已经三年,可是天子却不肯召见你。唉,你既然没有成为封侯的资质,做宰相也无望。
你又不能放弃文笔而远征西方的敌人,想要讨好权贵却又不敢与左单于争斗,空谈可以屠龙绣虎,然而屠龙绣虎又有什么用呢?
况且你无所事事,毫无技艺。你随波逐流,成何体面,羞愧于心。你难道没有看到海上飞奔的骏马,辕下小马,一旦得到君王的饲养与照顾,为君万里奔袭?

少府的金钱原本是你的血汗,太仓的粮食也要繁琐的征收。想想你何德何能,竟敢白吃十六年的饭,真如同鼯鼠一般。
如此白白享用,神明所忌,去年生病几乎长逝。即使如今不死,也只是苟延残喘,鬓发衰老,身如枯木。
你现在不离开要去何处?难道你愿意在朝中依附权贵,甘愿回归田间做樵夫渔夫吗?
卫河的岸边草木丛生,何不去筑个茅屋安身?有何必要夸耀赵孟的富贵,羡慕陶朱的荣耀?
眼前的荣华富贵如同闪电,今后要自我解脱于囚笼。
在三家市上可以喝酒,在五亩的园中可以耕耘。
免得短才污了自己的嘴,何必让乌帽嘲笑你的头颅。
诸公自是当时的稷契,懒人只需放歌于唐虞。
要归去啊,归去啊,不然天意也会厌恶你,人心也会厌恶你,临崖勒马又能如何?


注释

  • 余云衢:诗人自称。
  • 堂堂七尺躯:形容男子汉的身材,表示不凡。
  • 脱颖荐乡书:指在二十岁时,才华出众,被乡里推举。
  • 挟筴上公车:指在三十岁时,能够进入官场。
  • 玉堂金马:指高官显贵的住所。
  • 天子不肯临石渠:天子不肯召见,石渠为古代宫廷的一个地方。
  • 冥顽一技无:形容无所事事,没有本领。
  • 短才污齿颊:形容自己的才能短浅,羞愧于口。

典故解析

  • 赵孟:指赵家,即赵氏家族,代表显贵。
  • 陶朱:陶渊明,代表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余继登,明代诗人。其诗风多以豪放、直率著称,常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放歌》作于余继登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之际,诗中表达了对官场仕途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普遍心态。


诗歌鉴赏

《放歌》作为一首表现个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诗作,展现了余继登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开头以直接的口吻对自己进行了一番自省,他强调了作为一个男子汉应有的担当与追求,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逐渐揭示出对世俗仕途的失望与无奈。

在诗中,余继登不仅对自己失去的机会感到惋惜,更对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表示了批评。在他看来,金钱与权贵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是短暂的存在。他通过“归去乎,归去乎”的反复呼唤,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是对现实的逃避,更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比喻,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心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的“海上駼”和“卫河之浒”则可视作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前者代表着广阔的天地与无限的可能,后者则是现实中固守的小空间,反映出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深刻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余云衢,汝亦堂堂七尺躯:直接自述,引入自我反思。
  • 二十脱颖荐乡书,三十挟筴上公车:回顾年轻时的奋斗与理想。
  • 玉堂金马此何地,容汝久玷承明庐:感慨如今的落魄与无奈。
  • 从汝执经已三载:表明自己努力但无所获的失落感。
  • 吁嗟乎,汝既无封侯骨,拜相须:直指自身的不足与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屠龙绣虎”比喻无用的追求。
  • 对比:将理想与现实进行对比,展现出矛盾与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名利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上駼:象征自由与理想。
  • 卫河之浒:象征现实的束缚与安逸。
  • 乌帽:象征对世俗的讽刺与批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余继登在诗中表达了对仕途的什么态度? A. 追求
    B. 无奈
    C. 满足
    D. 轻视

  2. 诗中提到的“海上駼”象征了什么? A. 荣华富贵
    B. 自由与理想
    C. 劳动与辛苦
    D. 归隐生活

  3. “归去乎,归去乎”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留恋
    B. 失望
    C. 期盼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放歌》与《归园田居》:两者均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放歌》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归园田居》则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余继登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从古代到现代的思考》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八月廿三日芙蓉花下留南宫岳山人饮明日岳山人过玉山南宫老矣不知复几聚首观花听琴情不能堪因赋长句并简玉山 故吾 风雨 和华以愚韵兼题所画春山高士图 寄顾仲瑛 寄德朋 赠岳松涧 别章鍊师 次韵邵生 再用韵呈诸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断章摘句 四字头的字 病字头的字 肆奢 包含怎的词语有哪些 金液 正头香主 包含锻的词语有哪些 旷年 肆口 赌咒发誓 髟字旁的字 挥涕 适时应务 包含鲍的成语 浮收勒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